官名。清至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,无定员定职,遇印务札蓝有事故时代理其职务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员额八十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彩”。
官名。即“职方清吏司郎中”。
科举考试中对乡、会试正主考官之尊称。
官名。金朝内侍阶官。二十五阶之第十阶,秩正六品上。官名。金置,正六品上,为内侍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内侍》。
官署名。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(1356)攻克南京后置,寻罢。详见“诸翼统军元帅府”。
南朝陈宁远、安远、征远、振远、宣远将军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
官名。元于太禧宗禋院置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人,为太禧宗禋院的佐官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)由武备监改置,与卫尉院并立。成宗大德十一年(1307)升武备院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复为寺。掌兵器制造、收储、给发。置卿四员,正三品;同判六员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保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典枲,下士二人,府二人,史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,以待时颁功而授赍。及献功,受苦功,以其贾楬而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