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救中士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救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救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,汉魏时东方不弥国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东行至不弥国百里,官曰多模,副曰卑奴母离,有千余家。”
官名。①北魏朝廷派遣主管某一地区和籴事务的使者,或称和籴大使。②唐德宗时,度支以边储无备,置此与边民和籴。穆宗长庆元年(821),因经年无效徒扰边民而罢。官名。北魏始有和籴之制,《魏书·食货志》谓“收
官署名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9)设,掌理农工商政务。寻省。三十二年成立农工商部。
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刑科主管。掌审判宗室及官犯案件。
监狱名。宋代附设于司理院的监狱。参见“司理院”。
官名。相传少皞时即置,掌工匠营造。《左传》昭公十七年: “五雉为五工匠,称器用,正度量。”春秋鲁、宋、齐、楚等国均置。鲁、宋为司马属官,掌车服。齐、楚掌百工。明朝王府长史司下工匠所亦置,员一人,正八品
见“帘官”。
官署名。即右威卫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威卫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于右监门府置,六十员,正六品,与左门尉同掌宫城门禁守卫等。
官名。北魏置,分管皇帝生活起居,依所管具体事务分“尚食典御”、“尚药典御”等。北齐设“中尚食典御”、“中尚药典御”等。隋初门下省尚食、尚药局各置二人,正五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奉御,隶殿内省。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