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大夫

国大夫

爵名。战国魏置。汉朝亦置,即官大夫,第六级爵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 “(吴起)下令曰:‘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宅。’”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赐爵国大夫。”裴骃集解引文颖曰: “即官大夫也。”张守节正义: “爵第六级也。”


1、爵名,相当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六级官大夫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高祖为沛公,以哙为舍人……与司马仁战砀东,却敌,斩首十五级,赐爵国大夫。”注:“《集解》文颖曰:即官大夫也。《正义》爵第六级也。”

2、即上大夫,也称长大夫。战国魏置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,秦有小亭临境,吴起欲攻之……乃下令曰: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宅。”此事,《吕氏春秋·似顺论·慎小》也有记载,而“国大夫”作“长大夫”,注曰:“长大夫,上大夫也。”据此可知,国大夫,长大夫,均为上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府掾

    官名,汉置。汉朝三公府将军府等皆置,为曹长官,史属为副长官,掌曹务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太尉》:“掾史属二十四人。本注曰:《汉旧注》东西曹掾比四百石,余掾比三百石,属比二百石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

  • 大乐令

    西汉时称太乐令,属奉常。东汉时称大乐令,俸六百石。明帝三年八月改称大予乐令,掌伎乐。凡是国家祭祀,负责请示奏何乐及大飨时用乐等。有丞;员吏二十五人,乐人三百八十名。宋朝掌乐官署大晟府的属官有太乐令,秩

  • 军防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原第四司设。掌铨衡各省水师将弁并侦测等事。设司长一员掌司事。辖侦测、铨衡两科。同年改属海军部。三年撤销。铨衡科併入军制司,侦测科併入军学司。

  • 斡罗思卫

    即“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。”

  • 六宅使

    官名。唐朝于诸王府置。五代沿置,为诸司使之一。宋初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 定为同六品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改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

  • 史学祭酒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勒赵王元年(319)置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下》“任播、崔濬为史学祭酒。”

  • 指挥佥事

    官名。明朝置为各卫副长官,每卫四人,正四品,与指挥使、指挥同知共掌本卫事务。清朝于甘肃、云南土官中设,正四品,掌所属土兵事务。参见“指挥使”。

  • 条记

    清朝印信之一种。使用者多属低级机构或官员。如管理御园、礼部铸印局大使、各州县儒学、各省守备、各省驻防旗营佐领、盛京户部六品管庄、库大使、县丞、主簿、吏目、盐课所、批验所等用之。铜质直纽,尺寸、文体有所

  • 升班

    清朝授官班秩之一。指下级官员升任上级官职之班次。分为数途: 开列具题升者,大学士以尚书、左都御史升任; 论俸引见升者,汉司业、赞善以修撰、编修、检讨引见升任; 拣选引见升者,满洲国子监司业,以科甲出身

  • 汤药局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南面官,属内侍省,掌宫中汤药等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官中的内侍省,以都提点为长官,所属有勾当汤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