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子监掌馔厅
明代国子监的内部机构。设掌馔二人,未入流,办理本监饮食事务。
明代国子监的内部机构。设掌馔二人,未入流,办理本监饮食事务。
参见“正任”、“团练使”。
官名。北齐殿中尚书所属有三公曹,“掌五时读时令,诸曹囚帐,断罪,赦日建金鸡等事。”以郎中二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邪恶不正行为不端谋朝乱政的大臣。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彼法明则忠臣劝,罚必则邪臣止。”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今者主上兴于奸,饰于邪臣,好小善,听谗贼,擅变更律令,侵夺诸侯之地。”
年俸为一千石粮谷的官长。战国秦置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千石之令,短兵百人。”多为户口在一万以上大县的县令。
官名。南宋实录院置,以侍从官充任,掌修实录。参见“实录院”。
军中佐官名。清末设于新军,掌军中兽医事务。军一级设总马医官,镇一级设正马医官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币制局的长官,见“币制局”。
官名。明初行人司职官,洪武十三年(1380)置,从九品,寻改为右司副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长才类科目。神功元年(公元637年)诏举,苏颋等七人及第。
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燕。见“六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