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墨绶

墨绶

系官印的黑色丝带。汉朝亦用作中级官吏代称。西汉官秩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之大县令、郡丞、长史、都尉丞等皆授铜印墨绶,故名墨绶长吏。成帝绥和元年(前8),一度令县长、侯国相改用墨绶。哀帝建平二年(前5)复用黄绶。东汉常指县令、长之属,后世因以作为县官的典故。晋、南朝宋一些官职原来品阶较低,后职权虽大,但仍用墨绶,如尚书令、仆射、御史中丞等皆然。


本义是黑色的系印丝带,也用来指铜印黑绶的官。俸比六百石以上至俸比二千石以下的官,皆铜印墨绶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九月庚子,诏王国官属墨绶下至郎、谒者,其明经任博士。”“刺史举所部,郡国太守相举墨绶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·地官·廪人》郑玄注:“大祭祀之谷,籍田之收,藏于神仓者也。”北周采取其意置神仓中士,正二命; 神仓下士,正一命。属地官府司仓中大夫。

  • 文官长

    官名。民国置,为文官处长官。详“文官处”条。官名。国民政府文官处的主官,见“国民政府文官处”。

  • 梅根冶令

    官名。见“诸冶令”。

  • 大长秋丞

    官名。汉魏两晋南北朝皆置。佐大长秋管理皇后宫事务。多用宦者。汉秩六百石; 魏、晋、宋七品,梁四班,陈八品、秩六百石;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八品上。北齐改名“长秋丞”。官名,为大长秋的副

  • 都卫断事司

    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四年(1371)置各都卫指挥使司断事司,以理军中词讼。洪武八年改各都卫为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。仍置断事司,设断事,正六品,副断事,正七品。

  • 司马令史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县属主军事的长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效律》: “司马令史掾苑计,计有劾,司马令史坐之,为令史坐官计劾然”。

  • 辽东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七盐使司之一。掌辽东等路诸盐场产销。设在辽东。行盐地面为辽东各地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秩正五品、正六品。下设判官、管勾、同管勾、都监、同监、知法等官。辽东盐旧课收入十三万一千五百七十二贯八百

  • 集英殿修撰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正六品贴职。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为最高等贴职,位次于待制。南宋用以尊宠六部权侍郎之补外官者。

  • 右金吾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右候卫为右金吾卫而置,一员,正三品,德宗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前为右金吾卫长官,掌宫中、京城巡警,烽候、道路、水草之宜; 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,皆属之。宋朝置

  • 卜博士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常寺太卜署置二员,从九品下,掌教卜筮生。北宋因唐制,但存其名而罕除授。伎术官名。唐太卜署所属有卜博士二人,从九品下,掌教占卜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