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兵曹

外兵曹

官署名。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设郎(郎中)为长官,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,属五兵尚书。(北魏及北齐初年属七兵尚书)西晋武帝太康(280—299)中分为左、右两曹,东晋南朝仍并为一曹。北魏与左、右外兵曹并置,北齐罢,唯置左、右外兵曹。②诸公、军府僚属诸曹之一。西晋末司马睿始置于丞相府,东晋南北朝诸公、军府沿置。设参军掌其事。高欢为东魏丞相时,相府外兵曹掌全国军队之政令。高洋建北齐,相府诸曹归并尚书省,外兵曹则改外兵省,直接禀命于皇帝。


官署名,三国魏始置,属五兵尚书,掌外兵。西晋分为左、右外兵曹,东晋穆帝以后复为一外兵曹。南朝宋等沿置。北齐分左、右外兵曹,左外兵曹掌河南和潼关巴东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;右外兵掌河北潼关巴西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。隋以后并入兵部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、《宋书·百官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志上中下》、《通典·职官五·兵部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天监监副

    官名。明清钦天监之副长官。佐监正掌监事。俱正六品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,改监丞设,二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,初由汉人充任。康熙四年(1665),定设左、右监副,满、汉俱各二人。雍正八年(

  • 兵曹承务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置兵部员外郎,为侍郎的副职。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废员外郎,增郎的员额为二人,又改兵部郎为兵曹郎,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, 另置承务郎一人,掌同员外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 三年(公元620年)改为

  • 协尉

    官名。即“步军协尉”。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属官。乾隆十九年(1754),改步军副尉设。定员满洲十人,蒙古八人,汉军八人,共二十六人,正四品。与“翼尉”等分辖八旗步军,以供京师守卫、巡警之事。武官名。清置于

  • 绫锦坊巧儿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三百六十五人,为织绫锦的工匠。

  • 作战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为大本营的参谋机构。见“大本营”。

  • 佥通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通政院的佐官,见“通政院”。

  • 考工令

    官名。汉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更名考工室令置,属少府。新莽更名共工。东汉仍称考工,转属太仆。秩六百石,有丞二人。主作器械,以兵器为主,成则上交执金吾入武库; 兼作青铜器、漆器及织绶诸事。西汉时下

  • 右丞相

    官名。战国秦始置,秦朝沿置,为政府最高国务长官,辅助皇帝管理国家政务。亦省称丞相。西汉初唯置一丞相,惠帝六年(前189)分置左、右,文帝二年(前178)又置一丞相,武帝征和二年(前91)复分置,不久又

  • 县田曹

    县分职诸曹之一。汉始置,《洪范五行传》说:“田曹共畜养。”其职掌在于劝农。北齐于京县置田曹掾,紧接在户曹之后,而外县不设田曹,似京县田曹为分户曹之职,专司田宅之事。

  • 提考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干王改革科举,废省试正、副掌考而设。每省派正、副各一员,职同燕爵。每三年一科,由天朝简放,考毕回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