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司农司

大司农司
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二月,立司农司,下设四道巡行劝农司。同年十二月,改置大司农司,掌农桑、水利、学校、饥荒等务,十四年罢,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,察举勤惰。以按察司监领劝农事。十八年,立农政院,置官六员。二十年,改为务农司,秩从三品,置达鲁花赤、务农使各一员,同知二员。当年又改为司农寺,置达鲁花赤一员,司农卿二员,司丞一员。二十三年,复改为大司农司,秩正二品。仁宗皇庆二年(1313),升为从一品。置大司农、大司农卿、少卿、大司农丞等官。下辖籍田署、供膳司等衙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秩从一品,掌农桑、水利、学校、饥荒之事。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始置司农司,同年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。十四年(公元1277年)罢,以按察司兼领劝农事;十八年(公元1281年)改立农政院,置官六人;二十年(公元1283年),又改立务农司,秩从三品,是年又改司农寺;二十三年(公元1286年)仍改为大司农司,秩正二品,皇庆二年(公元1313年)升从一品。设大司农、大司农卿、少卿、大司农丞、经历、都事、架阁库管勾,照磨等官,所属有掾史、蒙古必阇赤、回回掾史、知印、通事、宣使、典吏;领籍田署、供膳司、永平屯田总管府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客省直省舍人

    官名。元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 置,属客省。员额二人,后增至三十二人,掌奏事给使差遣之役。

  • 测量士

    陆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准尉,掌陆军测量事务。

  • 度支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户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,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度支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记

  • 疡医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属官,掌治疗肿疡、溃疡、金创、折伤等外科疾患,下设疡医中士,疡医下士等佐之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县水曹

    县分职诸曹之一。东汉置,主水利之事。《隶释》十五《绵竹江堰碑》记绵竹有水曹掾、史各一人。

  • 外都督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晋置,属御史台,掌监察京畿以外诸军府长官。设侍御史掌其事。东晋、南朝宋、南齐沿置。梁、陈不详。

  • 平迁

    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汉制,因积功久次而升迁者称为平迁。如儿宽为掌故, 功次补当阳长; 冯逡为美阳令, 功次, 迁长乐屯卫司马。自晋以后,主要官职均为士族所把持,选举除授均以门资谱牒为依据,凡属士族,均

  • 亲军营

    清朝侍卫处所属之警卫部队。由上三旗满洲、蒙古每佐领下选二名亲军 (由下五旗挑取者亦分入上三旗),共一千七百七十人组成。以亲军校、署亲军校各七十七人分别管辖,在领侍卫内大臣统领下担任宿卫扈从任务。清代警

  • 金吾街仗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下设左右金吾引驾仗,掌殿内宿卫,车驾巡幸勘箭喝探之事及送诸道节度使旌节; 左右街司,掌街鼓警场清道,巡徼街市,纠视违犯。设判街、仗司官各一人,皆以将军以上充任。其属有左右仗孔目、勾押、

  • 特羊都尉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从九品上。参见“特羊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