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王

大王

1、王名。商、周时国君称王,如纣王、幽王、文王、武王等。战国时诸侯国国君称王,如秦王、赵王、魏王、韩王、楚王、齐王等。到秦末楚汉相争时,臣下对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皆称大王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,毫毛不敢有所近,封闭宫室,以待大王来……良问曰:大王来何操……张良入谢,曰:沛公不胜桮杓,不能辞。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,再拜献大王足下。”汉朝臣下对王国之王也尊称大王。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诸侯骨肉,莫亲大王。”辽代部族长官称大王。辽制,部族大单位称部,部的长官称大王,下设左右丞相、太师、太保、太尉、司徒等官。大王辽语称夷离堇,司徒辽语称惕隐。见《辽史·百官二》。

2、对土匪头子的俗称,此义“”字也读dài,如“山大王”。


官名。辽置,原为五院部、六院部与乙室部的夷离堇,太宗时改为大王,参见“夷里堇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都留守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原中都留守卫指挥使司而置。设留守一人,左、右副留守各一人。后改设副留守一人,指挥同知二人。其属,经历司,经历、都事各一人,断事司,断事、副断事、吏目各一人。掌中都守御

  • 籥师丞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乐官。籥师副职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 “籥师学戈,籥师丞赞之”。参见”籥师”。

  • 法官

    官名。①战国秦置,为执掌法律条文官吏。《商君书·定分》: “遇民不修法,则问法官。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。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。吏知其如此,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,民又不敢犯法。”后用以称法司之官。②明朝道

  • 裀褥郎君

    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裀褥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
  • 羽直

    官名。南朝宋人对北魏“羽真”的异称。

  • 提辖军器所

    官名。南宋置,为军器所属官。初设六员,后改二员。

  • 司盟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司盟下士二人,掌盟约之法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司盟中士,正二命;司盟下士,正一命。隶属于秋官府掌朝下大夫。

  • 左藏大使、副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见“左藏提点”。

  • 右小武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,佐右武伯中大夫、右小武伯下大夫掌本司事务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以下大夫为长官,遂成为右武伯司次官。宣帝即位,

  • 领左右府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领军府。以领左右将军为长官,统千牛备身、左右备身正副都督、左右备身五职、左右备身、刀剑备身正副都督、刀剑备身五职、刀剑备身、备身正副都督、备身五职等侍卫武官,侍卫皇帝左右,供御兵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