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府太卿

太府太卿

官名。元朝置,为太府监长官,员六人,正三品。


官名。元太府监的长官,秩正三品,员额六人。参见“太府监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厩令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县佐吏,掌厩马等事。张掖郡昭武县等及边郡皆置此官。见《居延汉简·释文三》。县分职吏名。汉置,《居延汉简释文》卷三有“厩啬夫千秋里马敞”,又有“昭武厩令史乐成里公乘尹昌”,厩令史与厩啬夫

  • 导从

    官吏出行时的仪仗队伍,前为导,后为从。据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,汉朝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,置门下五吏: 贼曹、督盗贼、功曹,皆带剑,三车导; 主簿、主记,两车为从,县令以上,加导斧车。汉朝官吏出行时仪

  • 同知中政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中政院的副长官。见“中政院”。

  • 军医署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军政部设置,军政部撤销后改属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”见该条。

  • 京尉大夫

    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掌治京尉郡,职如太守。参看“京尉”条。

  • 流外

    官制用语。在一定官阶、品位之外,谓流外;相反,则为流内。南朝梁指位不登乡品二品、十八班之外的七班,皆以寒微士人为之; 从此班者方得进登十八班之第一班。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所置位不登乡品二品、在武

  • 寺主

    僧官名。各佛教寺院皆置,主持寺务。与上坐、都维那合称寺院三纲。东汉时白马寺以知事主寺务,东晋以后始称寺主。北魏僧令曾为嵩高闲居寺主。宋朝徽宗政和三年 (1113) 禁僧、尼称寺主、院主、庵主等,后遂以

  • 守阙毅士

   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。南宋置,为效用十资第一资,月给钱三千,米一石五升,春冬衣绢各二匹。

  • 庶仆

    唐代配备给官员的服役人员。《通典·职官十七》说:“凡京司文武职事官,……六品以下给庶仆:六品,五人;七品,四人;八品,三人;九品,二人。”开元中准钱发给, 为官员月俸的组成部分。

  • 湖广司郎中

    官名。即“湖广清吏司郎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