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封赠

封赠

封建时代赏赐官爵之制。皇帝将官爵授给重臣、近臣之父母,其父母存者称封,已故者称赠。此制创行于晋、宋、至唐而始备。初则仅及于父母,亦很少有极品。五代以后直至清末始上追曾祖、祖、父母三代,往往以子孙之官位为赠。清制,凡覃恩给予封赠,文职封赠之阶十八: 正一品予光禄大夫、从一品予荣禄大夫,正二品予资政大夫、从二品予奉政大夫,正三品予通议大夫、从三品予中议大夫,正四品予中宪大夫、从四品予朝议大夫,正五品授奉政大夫、从五品予奉直大夫,正六品予承德郎、从六品予儒林郎、宣德郎,正七品予文林郎、宣议郎,从七品予徵仕郎,正八品予修职郎、从八品予修职佐郎,正九品予登仕郎、从九品予登仕佐郎。武职封赠之阶亦十八,正一品予建威将军、公侯伯同; 从一品予振威将军;正二品予武显将军; 从二品予武功将军;正三品予武义都尉; 从三品予武翼都尉; 正四品予昭武都尉; 从四品予宣武都尉; 正五品予武德骑尉; 从五品予武德佐骑尉; 正六品予武略骑尉; 从六品授武略佐骑尉;正七品授武信骑尉; 从七品予武信佐骑尉; 正八品授奋武校尉;从八品予奋武佐校尉;正九品予修武校尉,从九品予修武佐校尉; 一品封赠三代,二、三品封赠两代,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,八至九品只封本身。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,六至九品授以敕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公

    明、清时太监的通称。

  • 华林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华林署”。

  • 简点使

    使职名。唐高祖武德九年(626) 以右仆射封德彝为之,简取十八岁以上中男入军,给事中魏徵执奏不可。太宗贞观元年(627) 又发诸道简点使,以征简兵壮。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四月曾派

  • 观军容宣慰处置使

    使职名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郭子仪、李光弼等九节度之师围讨安庆绪,不置统帅,而授宦官鱼朝恩此号,监督诸军,犹监军使。其后又有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,唐僖宗中和三年(883),权宦田令孜为神策十军兼十二

  • 工部

    ①官署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始置。北周沿置,属冬官府,置中大夫二人为长官,掌百工之籍,而理其禁令。隋朝置为尚书省六部之一,置官尚书一人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增置侍郎一人,佐领部事,下辖工

  • 参堂

    官制用语。又称干堂。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。京朝官不由吏部注授差遣,而由朝廷直接除授差遣,称为参堂,或称堂阙。

  • 都尉

    官名。① 统兵武官。战国赵、魏、秦等国已置,地位略低于将军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秦、赵战于长平,赵不胜,亡一都尉。”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大破李信军,入两壁,杀七都尉,秦军走。”秦、两汉亦为高级

  • 兴教寺管房提领

    官名。元置,属宣政院,员额一人。

  • 少司马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宋、吴等国置。宋国少司马为六卿执政之一,位在大司马之下。吴国少司马为军吏。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 “䝙为少司马。 ”《国语·吴语》: “王(夫差)称左畸曰: ‘摄少司马兹

  • ①周朝王畿以外行政区域名。(1) 九服之一。参见“九服”。(2) 五服之一。参见“五服”。② 春秋战国时公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