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将兵长史

将兵长史

官名。西汉郡置丞、边郡又置长史,掌军务,领兵马。东汉边郡易郡丞为长史,又易长史为将兵长史,专门负责军事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有象林将兵长史。


官名,将军府置长史,为事务长官,有的领兵,称将兵长史。两汉边郡置长史,为太守佐官,掌领边防军,也称将兵长史。另外还有一种独领一方面军的将兵长史,次于将军,类似校尉,《后汉书·邓寇列传》:“禹少子鸿,好筹策。永平中,以为小侯。引入,与议边事,帝以为能,拜将兵长史,率五营士屯雁门。”《后汉书·卢芳传》:“乃遣将兵长史陈訢率三千骑击之,少伯乃降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职责问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清制,对贪酷的官吏削去其职务并加以责问,称为革职责问。

  • 国会秘书厅

    北洋政府时期国会参众两院的内部机构。设秘书长各一人。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秘书厅分设文牍、议事、速记、公报、会计、庶务六科;众议院秘书厅分设议事、速记、文书,会计、庶务五科。

  • 稽查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军一人,正五品,正军校充,奏补。掌管带马弁护兵。唯平时不编军,故不常置。军中佐官名。清末新军在军一级设置,掌稽查军中事务。

  • 储贰

    太子的称谓。《晋书·成都王颖传》:“皇太子,国之储贰。”

  • 廷尉少卿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为廷尉卿次官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四品上。北齐初沿置,后设大理寺,遂改置“大理少卿”。

  • 十威将军

    威雄、威猛、威烈、威振、威信、威胜、威略、威风、威力、威光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。陈沿之,唯改威振为威震将军,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威”字的

  • 总理各国事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置,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长官。其名称主要有三种:一是总理各国事务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。由皇帝特派,无固定员额。二是总理各国事务大臣。特派或以军机大臣兼任,无固定员额。三是大臣上行走。由各部院满、汉

  • 麟台少监

    官名。见“麟台”。

  • 尚乘奉乘

    官名。隋、唐殿中(内)省尚乘局属官,统领习驭、掌闲、驾士,掌饲养调习御马之法。隋朝置十员; 唐朝置十八员,正九品下。

  • 右司隶

    官名。十六国汉刘聪置。右司隶部行政长官,领户二十余万,位次尚书仆射。见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