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小府

小府

①指与将军府设在同一州郡的校尉、中郎将、护军等的官署。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,各州郡长官多兼领将军名号,在州、郡内还设有校尉、中郎将、护军等领兵武职,位低权轻,其府署与将军府相比,则称小府,府中僚佐品阶亦低于大府僚佐。②指设于不同地区的较低级名号的将军府署。东晋时甘卓为安南将军、梁州刺史,驻襄阳,王敦为大将军、荆州刺史。时人称王敦大将军府为大府,安南将军府与之相比则为小府。


1、汉代少府的别称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少府,卿一人,中二千石。本注曰:掌中服御诸物,衣服宝货珍膳之属。”注:“少者小也,小故称少府。王者以租税为公用,山泽陂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。”

2、指蛮夷校尉府。东晋和南朝,诸蛮夷校尉(如南蛮校尉、镇蛮校尉等)开府,置属吏(长史、司马、参军、功曹、主簿等),称小府,以区别于将军之大府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魁率

    也写作魁帅,对山贼匪盗叛逆者之首领的泛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赵俨传》:“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,散在原野,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一不问。”

  • 侍官

    ①东晋、南朝对侍中、散骑常侍等近侍之官的统称。②北魏官名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 道武帝天赐四年(407),“增置侍官,侍直左右,出内诏命,取八国良家,代郡、上谷、广宁、雁门四郡民中年长有器望者充之。”初

  • 史馆祗候

    官名。宋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以赵州隆平县主簿王著为卫尉寺丞、史馆祗候,掌刊切韵。

  • 弘文馆学士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九年(626)改修文馆为弘文馆,精选天下贤良文学之士五品以上者为之,以本官兼,无定员。令轮流宿直,听朝之际,引入内殿,讲论文义,商量政事,有时至夜分方罢。并掌详正图籍,教授生徒,朝廷制

  • 吏书

    宋朝吏部尚书省称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六部书之一,前期为燕、豫二王府属官,员额各一人,衔前分别冠“燕第”、“豫第”二字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后期为六爵属官,员额一人。参见“六部书”。

  • 中郎骑

    武官名,秦汉间有此官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杜衍严侯王翥,以中郎骑汉王二年从起下邳。”

  • 行军都部署司监军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行军都部署司监治官。临时委任,收兵卸职,仍回本任官。

  • 怀化司阶

    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795) 增置,为正六品下武散官,专授归唐将领,隶诸卫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,秩正六品下。

  • 细谒小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宫女职。《大魏宫内司高唐县君杨氏墓志》:“迁细谒小监,女功训综,巧妙绝群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》图版三六)参见监。”

  • 中尝药典御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阉官传》:“(贾粲) 自崇训丞为长兼中给事中、中尝药典御,转长兼中常侍。”由宦官充任,负责皇帝,皇后的医药事务。北齐改称“中尚药典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