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司郎中
官名。即“山东清吏司郎中”。
官名。即“山东清吏司郎中”。
官名,汉置,为郡国属吏、辞曹副长官,佐辞曹掾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
官名。东汉桓帝延熹二年(159)初置。官名,桓帝初置,掌显阳苑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秋七月,初造显阳苑,置丞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尚书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有丞。隶少府卿。
官署名。北宋卫尉寺置,掌收储兵器。官库名。见“内弓箭库”。
① 官制用语。汉代有“三互法”,令婚姻之家及两州之人,为官不得相临,以避嫌疑。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),令中书、门下两省五品以上,尚书省四品以上,御史五品以上,诸同正员三品以下及诸王、驸马等,其亲属及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与东冶令皆隶少府。掌鼓铸锻冶,领工徒。有丞。梁一班。隋省并“掌冶令”。官名。见“诸冶令”。
官署名。三国魏元帝咸熙(264—265)中相国府僚属诸曹之一,长官为属。西晋初不置,杨骏太傅府又置,至司马伦为相国,增设掾为长官。官署名,三国魏元帝咸熙年间相国府诸曹之一,主马。其长官为属。晋时置时废
参见“三事”。泛指西周王畿内的统治官吏,即《尚书·酒诰》所说的内服官。
① 西魏、北周“小司空上大夫”的省称。② 工部侍郎的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