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工部郎中

工部郎中

官名。① 工部所属头司工部司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改原起部郎而置。一人,从五品上。掌城池土木工程建筑之政令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平大夫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名。武则天光宅元年 (684)再改名冬官郎中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再复旧名。五代沿置。②工部佐贰官。宋初曾置,无所职掌,为五品寄禄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始置协掌部事。改从六品。几制作、营缮、计置、采伐材物,皆按程式以授有司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 兼虞部郎中。孝宗隆兴元年 (1163)又兼领屯田事。辽南面官亦置,其制不详。金朝置一人,从五品、协掌部务。元朝沿置。明初亦置,改正五品。洪武六年 (1373) 后,改置为工部属司长官。清朝入关前曾置工部理事官。入关后于顺治元年 (1644) 改置为郎中。初正三品。后亦改置为工部属司长官。③辽、明、清诸朝工部属司郎中的泛称。


官名。自唐代以后,历代多设此官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工部》:“工部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掌城池土木之工役程式,为尚书、侍郎之贰。”《宋史·职官三·工部》:“郎中、员外郎:旧制,凡制作、营缮、计置、采伐材物,按程式以授有司,则参掌之。”明清时也设此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侍局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宣徽院。掌正位閤门之禁及承奉宫中事务。设令、丞、局长领局事,秩从八品、从九品,宣宗兴定五年 (1221) 升从六品、从七品、正八品。辖有各殿位都监、同监数人及御直、内直共六十四员。

  • 西绫锦使

    即“西绫锦院使”。

  • 崇文院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初,以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为三馆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修建三馆书院,次年赐名崇文院。设检讨、校书等职,以他官兼领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并归秘书省。官署名。宋初以史馆、

  • 驿令

    元代驿站的站官。设于大站,员额一至二人,以杂职人员充任,受敕,颁给俸禄。

  • 总制院

    即“释教总制院”。

  • 外兵曹

    官署名。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设郎(郎中)为长官,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,属五兵尚书。(北魏及北齐初年属七兵尚书)西晋武帝太康(280—299)中分为左、右两曹,东晋南朝仍并为一曹。北魏与

  • 经济特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清代设置,属经济类科目。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 诏举, 试以策论。取中二十五人,均加升用。

  • 斜谷监

    ①官署名。唐朝将作监所统采伐木材的机构,置监、副监、丞各一人,监作四人。②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统斜谷监长官,置一人,正七品下,掌本监采伐木材之事。官署名和官名。见“百工监”。

  • 谨身殿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仁宗即位置。与武英殿、文渊阁等殿阁大学士同备皇帝顾问,并入内阁参予机务,批答章奏,起草诏令,但其品级仅正五品,故常以尚书兼之,以高其品秩,嘉靖(1522—1566) 时

  • 磬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磨制石磬类乐器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“磬氏为磬。”官名,周置,掌选磬。《周礼·冬官》:“磬氏为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