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年劳补官法

年劳补官法

宋朝吏人授官的一项规定。俗称出职法,亦称流外出官法。吏人任职至法定年限,可补授将仕郎(迪功郎),并可免铨试直接注授差遣。枢密院、三司吏人,可补三班借职以上武官; 内廷诸司主吏、三司大将,可补三班借职等。非年劳补官者,通常不得注授差遣。


宋代吏人授官的一项规定。亦称流外出官法或出职法。内外各司吏职和各路监司、各州的吏人,任职至规定年限(理满一定的选限),可补授将仕郎(或迪功郎)的散官,亦可免铨试直接注授差遣,出任主簿、县尉、奉职、借职等。如秘阁典书、楷书,并补正名后理,七选出簿、尉;都水监勾押官补正名后理,三年出奉职,大宗正司勾押官,补正名后理,三年出借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使者校尉

    官名,西汉武帝置,掌轮台渠犂等地的屯田事务,宣帝改置西域都护后,此官之名不再见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:“自敦煌西至盐泽,往起亭,而轮台、渠犂皆有田卒数百人,置使者校尉领护,以给使外国者。”

  • 县学助教

    学官名。掌教授县学生员。参见“县学”。

  • 京市署令

    官名。即京市令。

  • 北京左藏库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于陪都北京(今河北大名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

  • 左陶

    官署名。战国燕置。主管陶器制作。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。

  • 御前甲库

    官署名。南宋高宗时置,集百工巧匠,供奉皇帝所需图画、什物。官库名。南宋绍兴年间置,集中百工技艺精巧之物,凡皇帝所需用图画、什物,其他机构不能供应者,均取自本库。

  • 给事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,掌理六经及诸文志,给事于皇帝左右,正三命。其下设给事中士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
  • 河南府牧

    官名。即河南牧。

  • 门神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之机构。顺治元年 (1644) 置,设首领太监一人,太监十人。掌每岁收挂门神、门对之事。乾清门以内及宁寿宫、慈宁宫等处由首领太监收挂。乾清门以外由部员带领匠役收挂。

  • 大督护

    官名。东汉末董卓置,为军中统帅,任陈郡太守胡轸为之,统吕布等步骑五千迎战孙坚。东晋成帝咸和(326—334)初,苏峻反,会稽内史王舒、吴兴内史虞潭等檄顾众为五郡大督护,统诸义军讨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