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怀集将军

怀集将军
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《三国志·刘封传》:“申耽降魏,魏假耽怀集将军,徙居南阳。”


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刘封传》:“申耽降魏,魏假耽怀集将军,徙居南阳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车司马令

    官名。省称公车令。西汉属卫尉,职掌皇宫司马门警卫,夜则徼巡宫中。东汉时掌宫南阙门,秩六百石,下设丞、尉各一人。汉制,凡吏民上书,四方贡献,以及征诣公车者,均由公车司马令呈达。三国沿置。据洪饴孙《三国职

  • 司鸡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鸡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散职

    内官等级。南齐置,以美人、中才人、才人为之,无定员。位低于“九嫔”。闲散的官职。唐白居易《早春独游曲江诗》:“散职无羁束,羸骖少送迎。”《旧唐书·李适之传》:“适之惧不自安,求为散职。五载,罢知政事,

  • 染作

    宫廷作坊名。清置,属内务府广储司。掌染洗各种皮、帽、棉布、绸缎。设司匠、领催六人,匠役五十人。

  • 和节郎

    阶官名。金、元教坊阶官。金二十五阶之最末一阶,秩从九品下。元十五阶末阶,从八品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教坊官,自从四品起,以下分为二十五阶。从九品下,称和节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,参看“教坊”条。

  • 行服

    清朝官服之一。乃行军与旅行之时穿用,主要为骑马时穿服。包括行袍、行褂。行袍大襟之右下角比左面和后面剪短一尺,称缺襟袍。行褂穿在袍之外,长只到股,袖只到肘,又称为马褂。

  • 牧宰

    泛指州县长官。州官称牧,县官称宰,合而成为牧宰。《北史·杨绍传》:“平陈后,帝差品天下牧宰,达为第一。”《旧唐书·韦仁寿传》:“仁寿将兵五百人,至西洱河,承制置八州十七县,授其豪帅为牧宰。”

  • 山西兵马都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辽圣宗统和四年(986),辽兵大举伐宋,以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,设都统军司治事,迎击宋将潘美、杨继业。属北面边防官西路诸司之一。

  • 斗子

    宋朝下等役职名。掌仓库出纳用斗,差下户充当,或招募。公人名。宋代州役之一,掌仓库出纳用斗。一般差下户充任或出于招募。

  • 县政府第二科

   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以科长为主官。掌理财政、建设、工商业、度量衡、编制预算决算,保管公物、统计、编存档卷、会计及庶务等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