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承务

承务

官名。即尚书省左、右司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。参见“左司郎中》。


官名。承务是承务郎的简称。隋朝六部设承务郎;属于户部的有人部承务郎、度支承务郎、金部承务郎、仓部承务郎;属于吏部的有司勳承务郎、考功承务郎、选部承务郎、主爵承务郎;属于礼部的有仪曹承务郎、祠部承务郎、膳部承务郎;属于兵部的有兵曹承务郎、驾部承务郎、职方承务郎、库部承务郎;属于刑部的有都官承务郎、宪部承务郎、比部承务郎、司门承务郎;属于工部的有起部承务郎、虞部承务郎、水部承务郎。唐废承务郎。唐宋以后承务郎为低级之职官阶之一,唐、宋、辽居八品,金居七品,元、明居六品。

地主豪强的通称,与“朝奉”、“员外”等名称类似。《古今小说·单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遣人密访之,果邢知县之第,号为四承务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近侍

    通常指皇帝身边的近臣,包括朝廷官吏和宦官。朝廷官吏多指御史、给事中等,宦官有御前近侍,如打卯牌子、御前牌子、答应长随、尚衣、尚履等。国君的亲近侍从官员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近侍纳言左右。”

  • 小乡伯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职掌参见“乡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右领军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五年 (622)改右御卫为右领军卫,置为长官,一员,正三品,掌宫禁宿卫。凡翊府之翊卫、外府射声番上者,分配之。凡分兵主守,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、苑城诸门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

  • 考课院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宗淳化四年 (993) 置,掌幕职州县官磨勘之事。不久即罢,以其事归流内铨。官署名。宋淳化四年(公元993年)置,掌磨勘幕职、州县官功过,引对黜陟。为吏部以外的铨选机构。同年五月省,以其事

  • 右祗候郎君直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。领当值郎君侍应事。

  • 挂牌

    清朝地方知府以下官员,凡经任免者,由各省布政使将任免公告书于粉漆牌上,在政政使衙署前揭出,称挂牌。清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。清代地方官员自知府以下出缺时,由各省布政使派员署理, 在衙署前悬牌公布,称为

  • 平迁

    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汉制,因积功久次而升迁者称为平迁。如儿宽为掌故, 功次补当阳长; 冯逡为美阳令, 功次, 迁长乐屯卫司马。自晋以后,主要官职均为士族所把持,选举除授均以门资谱牒为依据,凡属士族,均

  • 都提举万亿广源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。掌香药、纸扎诸物。属户部。官名,元朝置,正四品,掌香药纸劄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训导

    官名。明清地方学校之学官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始置。各府州县学均设一人。分别为府学教授、州学学正、县学教谕之副职,分掌教授生徒之事。清朝相沿未改。官名。清代儒学设此官,在府学,为教授之副,从八品;在

  • 铸钱监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少府监铸钱监官,置一员,以所在州府判司判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