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国君即位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桓公立”。②设置官职。《尚书·周书·周官》: 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立舟之侨以为戎右”。君主即位或封定后妃叫“立”,确定太子的名分,封拜王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官名。即太子右卫率。
春秋时期本国称别国的大夫。《公羊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刘卷者何? 天子之大夫也。外大夫不卒,此何以卒? 我主之也。”
见“十飙将军”。
吏员名。宋初置于太府寺,员额一人,掌文牒之事。元丰改制后废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监丞”。为清国子监绳愆厅职官。
参见“刀剑备身五职”。
见“直隶河道总督”。
官名。秦有符玺令,掌管皇帝玺印。西汉改名符节令,兼保管铜虎符、竹使符,遣使掌授节,职任颇重。有丞,又领尚符玺郎,隶少府。东汉秩六百石,位次御史中丞,其官署亦称台,领尚符玺郎中四员及符玺令史。三国沿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