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次

掌次
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王出行止息处所的帷幕张设等事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掌次,下士四人,府四人,史二人,侯八十人”,“掌王次之法,以待张事”,“凡祭祀,张其旅幕,张尸次。射则张耦次。掌凡邦之张事”。贾公彦疏: “,以待张事’者,王出宫则幕人以帷与幕等送至停所,掌次则张之,故云,‘以待张事’”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天子出行时在停住之处搭帐幕等事。《周礼·天官·掌次》:“掌次,掌王次之法,以待张事……掌凡邦之张事。”注:“法,大小丈尺。”疏:“次者,次则舍也;言次,谓次止,言舍,谓舍息;言以待张事者,王出宫,则幕人以帷与幕等送至停所,掌次则张之,故云以待张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衣作

    宫廷作坊名。清置,属内务府广储司。掌承造各种冠服。设司匠、领催七人,各种匠役三百十三人。

  • 老上单于

    西汉时匈奴国君称单于,冒顿子稽粥称老上单于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冒顿死,子稽粥立,号曰老上单于。老上稽粥单于初立,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。”注:“《索隐》:粥,音育。”

  • 户部监印处

    清户部的内部机构。掌监印信。设满、汉司员各一人,由十四清吏司司员轮值,每月更换。以二人监户部堂印,另二人监钤盖盐引、茶引专用的盐茶引印。

  • 都水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都水清吏司”。

  • 外制

    ① 外朝所拟诏书,与“内制”相对而言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(738) 置翰林学士后,翰林学士所撰,直接发自禁中者为内制。中书舍人或他官知制诰者所撰,为外制。外制所拟,为一般诏书,需经门下省,由符宝郎加盖

  • 行骁骑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置,掌征伐或镇守。行,代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仁传》:“苏伯、田银反,以仁行骁骑将军,都督七军讨银等。”

  • 小侍伯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正四命,为掌禁兵之官,府属不详。任此职者,见《隋书·李穆传》:兄子崇,“建德初,迁小侍伯大夫。”

  • 治市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理集市治安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使宾旅安而货财通,治市之事也。”

  • 递运所大使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始置递运所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分隶于府、州、县,掌运递粮物。清制唯江苏有府递运所大使一人。

  • 比盘

    刑部比部司郎官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比部(郎)为比盘,又曰昆脚皆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