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新建陆军

新建陆军

清末编练的新式军队,简称新军。中日甲午战争时期,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的小站训练“定武军”,光绪二十一年 (公元1895年) 又命袁世凯接办扩编,称“新建陆军”;张之洞也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“自强军”,是为新军的试办阶段。《辛丑条约》签订以后,清政府以倡办新政为名,在中央设练兵处,于各省设督练公所,改编军队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又计划在全国练编新军三十六镇,每镇包括步、马、炮、工程、辎重等兵种,额设官兵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人。至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,全国连混成协在内只编成二十六镇。清政府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,各省新军为地方军。中央新军分常备军、续备军与后备军,有棚(设正副目二人,正兵四人, 副兵八人), 有排(以排长为主官, 下辖三棚), 有队(以队官为主官,下辖三排),有营(以管带为主官, 下辖四队), 有标(以统带为主官, 下辖三营),有协(以统领为主官, 下辖二标), 有镇(以统制为主官,有步队两协,马队一标,炮队一标,工程兵一营,辎重兵一营,共目兵九千五百七十二名,排长以上的官不在其数), 合两镇而成一军(以总统为主官)。这是常备军临时编制。至于战时征调,则按地势敌情,或以三镇为一军,或合数军为一大军,或只派一镇分驻一路,不受军的节制;又步队定制每排三棚亦可增为六棚,其增数以续备军调充,其正副目以常备军选拔;至于炮兵、辎重兵,亦得在续备军中调用,不受常规的拘束。新军军制规定,凡是编成的新军,不能自己立名,统由第一以至于十百之数名之。全国有若干军,一军合若干镇,一镇辖若干协,一协辖若干标,均可由编制推算,以达到脉络一贯。其用意在于集权中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柱国

    官名。战国楚国置,位极尊,仅次于令尹,掌军政,主征战。秦末,项梁曾拜楚王、上柱国,陈胜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。北周武帝建德四年 (575),置为最高级勋官,正九命。隋朝置为从一品散实官,炀帝大业三年

  • 钦天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清掌管观测天文、气象、编制历书之机构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司天监设。置监正、监副为正、副长官,所属有主簿,五官正、五官灵台郎、五官保章正、五官挈壶正、五官监候、五官司历、五官司晨、漏刻博

  • 内赞礼官

    宦官职名。明置,掌宫中祭祀、礼仪等事,其职如外廷的鸿胪寺。有属官十余人,自答应长随,选其动转便利、声音洪亮、仪表丰秀者为之。

  • 虎贲左仆射

    官名,汉置,俸比六百石,掌虎贲郎习射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参看“虎贲中郎将”条。

  • 东西织令

    官名合称,西汉置。汉成帝河平以前少府属官有东织令和西织令,掌织文绣。河平元年省东织,改西织为织室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。

  • 太子骑官备身五职

    北齐太子骑官备身都将、太子骑官备身别将、太子骑官备身统军、太子骑官备身军主、太子骑官备身幢主的合称。属太子左、右卫坊,由太子骑官备身正、副都督统领,侍卫东宫。七品。东官武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左右卫坊率”

  • 国史馆

    清朝纂修国史之机构。简称“史馆”。隶翰林院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,为修太祖、太宗、世祖三朝史始开,称“三朝国史馆”。以后续修“四朝国史”、“五朝国史”。乾隆十四年 (1749),以五朝本纪修成停馆

  • 阁下书令史

    官名。晋朝置,公府属官。

  • 理藩院督催所

   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。掌稽察全院文移,注销文卷等事。设满 、蒙司员各一人,笔帖式十六人,经承二人。

  • 大厩

    官署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管秦王所属马匹牛畜的机构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厩苑律》: “其大厩、中厩、宫厩马牛殹(也),以其筋、革、角及其价钱效,其人诣其官。”负责养马的机关,其长官称令,俸禄六百石,属太仆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