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日讲官

日讲官

官名。陪侍皇帝讲读经史之官。明朝为皇帝讲读经史,除经筵仪外,另有日讲,称“小经筵”。清初沿其制,于顺治十二年(1655)选满、汉词臣八人为日讲官,定每年春、秋二季经筵之后,按日进讲,春讲到夏至日止; 秋讲到冬至日止。康熙九年(1670)设起居注馆,以日讲官兼记注官,称日讲起居注官。雍、乾以后,日讲很少举行,日讲官遂变为专职记注官,日讲成为虚衔。


官名,清置,掌侍讲。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起居注馆》:“初,天聪二年,命儒臣分两直,巴克什达海等译汉字书,即日讲所繇始……顺治十二年,始置日讲官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师

    官名合称。“师”是官名。春秋时宋国有父师、少师,掌赞导。《尚书·微子》“父师少师”注:“告二师而去纣。”也指左师和右师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二师令四乡正敬享。”注:“二师,左右师也。”

  • 正军械官

    官名。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镇一人,从三品,副参领充,简放。掌考查全镇战具军火等事。

  • 附义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木局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流外三品蕴位。掌木局事务。

  • 掌酝

    ①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掌掌之一,属尚食局。员二人,从九品,唐朝改正八品,酒醴进御。宋、金悉如唐制。明永乐 (1403—1424)后归其职于宦官。②吏名。隋唐光禄寺良酝署置,员数十人,

  • 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诸军兵马逃亡、收并的名籍,诸司库、务给受之数,审校其欺诈,批历以送粮料院。员额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

  • 散馆

    官制用语。明清指翰林院庶吉士肄业期满后,不留翰林院而正式任官吏之称。参见“庶吉士”。清制,翰林院庶吉士肄业三年期满,通过甄别考试,谓之散馆。考试场地初在体仁阁,后在保和殿。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以

  • 司稼寺少卿

    官名。见“司稼寺卿”。

  • 善士院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始设,为管理佛教事务机构。四年革。

  • 典客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掌招待宾客、少数民族朝聘等事务。领舍人、参军等官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上。后罢。官名。北魏初置,属大鸿胪。太和十五年(公元491年)改为主客令,掌四方宾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