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校尉

校尉

官名。秦汉为统兵武官,略次于将军,高于都尉。出征时临时任命,领一校(营)兵,有司马、候等属官。亦或冠以名号,如横海校尉、轻骑校尉等。又有常设的专职校尉,依其具体职务冠以名号。如统领常备禁军的中垒、屯骑等北军诸校尉、西园八校尉,管理京畿的司隶校尉,管理京师门卫的城门校尉等,西汉秩二千石,东汉秩比二千石。东汉又置护乌桓校尉、护羌校尉,为少数民族地区军政长官。魏晋南北朝名号极繁,品秩高低不等。其专职武官有北军五校尉、城门校尉等,负责具体事务的有盐府、司盐校尉等,掌郡国屯田的有典农校尉,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军政的校尉亦名目甚多。诸领兵征战的杂号校尉地位略次于中郎将,高于都尉。隋朝诸鹰扬府、唐朝诸折冲府之下设团(唐制二、三百人为团),其长官称校尉,位次都尉。隋正六品,唐改从七品下。唐朝诸卫、率所领内府亲、勋、翊三卫中郎将府亦置,属诸卫者正六品上,属率府者从六品上。又,唐、宋至明、清亦用作武散、阶官号。明又置为侍卫装士,侍卫上直亲军置,锦衣卫亦置,掌直驾侍卫,巡察缉捕。五军、三千营亦置,检民间丁壮无恶疾、过犯者充任。详见各条。


官名。1、领兵武官。秦朝末年项梁起义时,置吴中豪杰为校尉等,由此可知,秦代已有此官。汉武帝置八校尉:中垒校尉,掌北军垒门内及西域;屯骑校尉,掌骑士;步兵校尉,掌上林苑门屯兵;越骑校尉,掌越骑;长水校尉,掌长水宣曲胡骑;胡骑校尉,掌池阳胡骑;射声校尉,掌待诏射声士;虎贲校尉,掌轻车。另外,还有城门校尉,掌京师城门屯兵。

2、督抚少数民族军政长官。在西域,宣帝地节二年置副校尉,元帝初元元年置戊已校尉。还有护羌校尉、护乌桓校尉等。

3、武散官,隋唐有各种名称的校尉,皆为武散官,上自正六品,下至从九品皆是。清代武官八品、九品为校尉。

4、卫士,明清卫士也称校尉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六·诸校尉》、《续通典·武散官》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兵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郁人(鬰人)

    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礼器、祭器。见《周礼·春官·郁人》。

  • 引礼舍人

    官名。明朝王府长史司置,初设三人,后革二人,未人流。掌接对宾客,安排仪事等。

  • 招抚使

    官名。唐朝置于边疆地区,掌安抚边民。北宋或置,掌招降、安抚、讨伐之事。南宋初多置,节制一路或数路兵马,招抚陷金军民。官名。南宋有此官,不常置,掌招降抚慰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七·招抚使》。辽代南面边防官中有

  • 控鹤府

    唐武则天所设的近侍机构。圣历二年(公元699年)置,以控鹤监为长官,员额一人;丞佐之,员额二人;下设控鹤左右各二十人,以男宠张易之任控鹤监,易之与其弟昌宗分统左右控鹤,出入供奉。久视元年(公元700年

  • 千总

    官名。① 明朝京营三大营之领兵官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设。有随征千总四人,随营千总二十人。位在中军以下,把总之上。② 清朝绿营军之下级军官,即基层组织“汛”之领兵官。位在守备之下,正六品。掌巡守营

  • 司赋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闾师中士二人,掌理土地赋役等事。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所属有司赋上士,正三命;司赋中士,正二命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说:“司赋掌功赋之政令。凡人自十八以至六十有四,与轻癃(指半身不遂

  • 掖庭左丞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隶少府所属掖庭令,员一人,秩三百石,以宦者任之。官名,汉置,为掖庭令之副,佐令行职事。参看“掖廷”、“掖庭令”条。

  • 宁陇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,拟武威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拟威雄将军等号。

  • 副都头

    见“都头”。武官名。宋置,为步军都头的副职,参见“都”。

  • 司成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张羡自雍州刺史、仪同三司迁任,典国史。其下设司成下大夫以佐其职。正五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