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西晋置。《晋书·朱伺传》:“(伺)转骑部曲督,加绥夷都尉。”
明代铨选方式之一。明代吏部于弘政门会选通、参以下官。参见“廷推”。
宫廷音乐承应机构。清置,属内务府掌仪司。掌奏乐事务。设副首领太监二人,太监八十人;辖有斛斗人一百人,从三旗佐领、管领下闲散人中挑选充任,以承应乐技。
官名,皇后属官,掌皇后宫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詹事》。
官署名。元朝隶武备寺,掌制造兵器,分设于大同、平阳、保定、真定、上都、辽河、蔚州、宣德、东平、大宁等路,按所统工匠人数定秩,从五品、正从六品不等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官名。即国子监丞。官名。清末学部成立后,以国子监归并学部,部内设国子丞一人,秩正四品,掌文庙及辟雍两处礼仪事务。所属有典簿四人,正七品,掌祀典庙户;典籍四人,正八品,掌祭器、乐器。奉祀官二人,七至九品
官名。明永乐二十二年 (1424) 于京营三大营下设。为诸营基层带兵军官。详见“把总”。
官名。北齐诸州、郡、县置,租曹长官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士大夫向朝廷大臣所上长篇文字,称为长书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司约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