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西汉设置,属詹事,或用中人或用士人,掌中宫的祠祀。凡中宫举行的天地、宗庙、群神(如蚕神)、五时等祭祀,均由其主管。成帝鸿嘉三年(公元前18年)并归大长秋。东汉不置。
官名。北宋太宗至道元年 (995)置为东宫属官,主赞引之事,以左清道率府率兼。三年,真宗即位而省。天禧二年(1018)又置,仍以左清道率府率兼。仁宗即位,复省。
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刑部改法部,设承政、参议二厅,始置。每厅二人。掌襄理厅务。
隋唐以后对中央行政机构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之总称。隋朝始设。初称吏、礼、兵、都官、度支、工,寻改都官为刑部、度支为民部。唐高宗登基(649),改民部为户部。秦汉时,九卿分掌中央行政事务。
官名,属食官令、长,掌先帝陵祭祀之食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。
官名。即内府丞。
参见“三事”。泛指西周王畿内的统治官吏,即《尚书·酒诰》所说的内服官。
见“日历所”。
官名。唐朝少府监铸钱监官,置一员,以所在州府判司判之。
官名。西魏,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丝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