漕仓司
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各省漕粮漕折漕项等奏销,考成春秋拨册及临时蠲缓等款,稽核京外各仓积储支放等事宜。置郎中三人,员外郎四人,主事三人。
官署名。清末置,属度支部,掌各省漕务,稽核京师与外地各仓存储、支放及各省兵米谷数,并筹备赈抚等事务。设郎中三人,员外郎四人,主事三人。司内置筹赈科、京仓科、外仓科、南漕科、北漕科、庶务科,以分理司务。
官署名。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各省漕粮漕折漕项等奏销,考成春秋拨册及临时蠲缓等款,稽核京外各仓积储支放等事宜。置郎中三人,员外郎四人,主事三人。
官署名。清末置,属度支部,掌各省漕务,稽核京师与外地各仓存储、支放及各省兵米谷数,并筹备赈抚等事务。设郎中三人,员外郎四人,主事三人。司内置筹赈科、京仓科、外仓科、南漕科、北漕科、庶务科,以分理司务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官署名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贮藏军械事项。
官名。西汉置,属少府,为均官长副职。官名,汉置,为均官长之副,佐均官长输入干草或征收山陵税等。参看“均官”、“均官长”条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设于外交官领事官考试典试委员会,参加口试的评比工作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玉府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掌保管王的金玉、玩好、兵器、车辆、旗帜、彩色绸缎及一切珍贵的物品。王者掌赐臣民的财物,由玉府供应。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玉府上士,正三命;玉府中士,
官名。南朝宋于校猎时临时设置,掌督摄纠司,多由诸曹令史兼任。
“给事黄门侍郎”省称。官名,即“给事黄门侍郎”的省称,详“给事黄门侍郎”条。
官署名。隋初置,为尚书省礼部四司之一,设侍郎二员为长官,文帝开皇六年(586) 又置员外郎一员贰之; 炀帝时改名司蕃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复旧,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员为长贰,职掌前朝二王后裔入朝之接
见“功德司”。
官署名。简称江南司。①清朝户部十四司之一。初制按省分职,顺治元年 (1644) 于十三司之外增设江南一司。以郎中为主官。所属有员外郎,满洲三人,汉一人; 主事,满、汉各一人及笔帖式、经承若干人分理司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