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牌符

牌符

符节制度。辽朝有银牌,为皇帝遣使之凭证。使者持牌,如皇帝亲临,沿途乘驿马需索,不准违误。使还,呈交皇帝。银牌上铸有契丹字,长一尺。有西夏铸西夏文的铜牌传世。“内宿命令”、“防守命令”牌为宫廷宿卫和驻军佩带,“敕燃马牌”为差使牌。金朝牌符有两类。一类为官员佩带,以示功赏。金太祖时,始铸金牌、银牌、木牌,分别授与万户、猛安、谋克及蒲辇(浦里衍)。另一类为遣使递送文书的信牌。金朝建国前,女真部落各有信牌,交互驰驿。金世宗时,仿宋制,递送皇帝敕书用朱漆金字牌(木制),递送尚书省文书用绿油红字牌。蒙古和元朝的牌符也有两类。官员佩带的牌子有虎头金牌、平金牌(又称素金牌)、平银牌,分别授与品级不同的万户、千户、百户各级军官。遣使牌子有两种,一为皇帝遣使的虎头金牌,长形,铸蒙古字,如皇帝亲行,另一种为军务遣使的差使圆牌,又称圆符。军务使者持牌于沿途驿站倒换驿马,需索酒食。圆牌铁质,铸蒙古字,有金银字两种。金字牌为朝廷遣使,银字牌为蒙古诸王及军政官员遣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悌有闻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隋代设置,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。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诏举。参见“制科”。

  • 殿中寺少令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殿中寺次官。

  • 火你赤

    蒙、元怯薛执事名。又译豁你赤,蒙古语,意为“牧羊者”。掌宫廷放牧羊群等务。

  • 文官处

    官署名。民国置,为国民政府直属机关之一。设文官长一人,承国民政府主席之命,指挥监督所属职员,掌理关于国务会议及府内一切文书、机要、印铸等事。下分文书、印铸两局。

  • 俸饷房

    清朝八旗中掌支俸饷之机构。设参领,满洲、蒙古、汉军八旗每旗各一人,共二十四人。章京,每旗各二人,共四十八人。骁骑校,每参领下一人,即满洲四十人,蒙古十六人,汉军四十人,共九十六人。

  • 团营

    明代京师军队组织。景泰时,兵部尚书于谦认为京师军马分别隶属于五军、神机、三千营,虽各有总兵等统领,事实上各不相关,一有调发,只得挑选凑拨以行,所以兵与将互不相知;且平日不司攻杀击刺之法,骤然临敌,就难

  • 鲜卑大都督

    官名。晋朝置。掌管鲜卑族事务。慕容廆曾任此职,东晋元帝建武元年 (317) 六月,与刘琨等一百八十人向司马睿上书劝进。见《晋书·元帝纪》。

  • 司藏署典作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司藏署令丞”。

  • 立法院秘书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立法院秘书处”。

  • 郡门下祭酒

    郡散吏名。汉代郡府属吏掾、史中的最尊长者,或称郡掾祭酒,见《汉书·鲍宣传》。参见“散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