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番上

番上

西汉的正卒、唐代的府兵,均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,称为番上。《新唐书·兵志》:“凡当宿卫者番上,兵部以远近给番,五百里为五番,千里七番,一千五百里八番,二千里十番,外为十二番,皆以一月上。若简留直卫者,五百里为七番,千里八番,二千里十番,外为十二番,亦月上。”府兵的番第,一般以千里内的规定作为计算的基础。五番是指一个折冲府的士兵分作五组,轮流上番;七番则分作七组,轮流上番。每次上番的期限均为一个月。府兵虽然以军府远近而定番,但路远的府兵每年上番的天数和花费在路上的天数合计起来看,要比路近的府兵天数和路上费用为多,所以唐代规定,在近畿地区须亲身上番,远处可以纳资代番。这一规定,照顾了距京师路远的府兵的实际困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国尚食监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《汉书·高唐传》记文帝为代王时有尚食监高祛,主王国膳食。

  • 定夺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诉雪除落过名。

  • 太阴监副监

    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领太阴监次官,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

  • 回回国子学

    学校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(1289)始置,教授亦思替非文字,即波斯文字,寻罢。见“回回国子监”。

  • 判司农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二人,以两制或朝官以上充任,主管司农寺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以司农卿为司农寺长官,遂罢。官名。宋初司农寺卿与少卿为寄禄官,司农寺置判寺事二人,以两制、朝官以上充

  • 昭训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子内官,置十六员,正七品,位良娣、良媛、承徽下,奉仪上。内命妇名。(1)皇帝之妾。北齐置,与光猷、隆徽同为上嫔,比三卿。(2)太子之妾。唐置,员额十六人,秩正七品,在承徽下奉仪上。

  • 右戎卫将军

    官名。即右领军卫将军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右领军卫将军。

  • 土州判

    官名。明清土官名号之一。文职。云南、广西等省设有,设于州或土州内。从七品。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,受地方长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吏部。详“土官”。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云西省置二人:镇南州一人,新兴州一人;

  • 行台尚书令

    官名。北魏、北齐所设诸行台最高长官,总领所辖地区军政、民政。隋朝为行台省长官,视正二品,置一员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初,诸道行台尚书省各置一员,从二品,掌管内军民,总判省事,武德五年、九年先后

  • 股长

    官名。清末军咨府等中央机构中设。为各股之长官,六、七品不等,分管各股事。如果咨府所属测地局下设三角、地形、制图三股,各设股长一员,由军咨府第四厅各科科长兼充。官名。为股的主官。见“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