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百姓

百姓

百官族姓之长。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 “群黎百姓”。郑玄笺: “百姓,百官族姓。”《国语·楚语下》: “民之彻官百,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,而物赐之姓,以监其官,是为百姓。”


西周时管理统治部族的基层官吏。西周金文作百生,见于《善鼎》(《三代》四·三六·二)、《辰臣盉》(《三代》一四·一二·二)等,即商代甲骨文中的“多生”。西周统治者继承商代的制度,利用家族公社的躯壳来组织周部族,同姓构成宗族,通过婚姻关系又产生姻族,不同族姓都是在族长控制之下的,他们就成了百姓的代表,故以百姓指这些不同族姓的族长。因为百姓是属于统治阶级,有的充任了统治阶级的各级官吏,故有时亦指百官,至春秋时犹然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记“富辰曰:‘百姓兆民’。”以百姓与兆民对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州军府督护

    官名。西晋末叶州军府始有督护之名,系临时派遣上佐、参军等督护诸军以事征伐。东晋时诸州多有此职。荆州督护见《晋书·海西公纪》,江州督护见《晋书·哀帝纪》,梁州督护见《晋书·张光传》;交州除置督护外,因其

  • 承旨

    官名。①唐朝有翰林学士承旨,五代有殿前承旨、枢密院承旨,御史台、三司、閤门、客省承旨。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 (940)除翰林学士承旨外,殿前承旨改为殿直,枢密院承旨改为承宣,御史台、三司、閤门、客省承

  • 五长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守城军吏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 “五人有五长。”小吏名,战国时已有此吏。五长,也写作伍长。五人为一“五”,设五长一人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五步有五长,十步有什长,百步有百长。”又《墨子

  • 黄散

    “黄门侍郎”、“散骑常侍”等门下官员统称。《陈书·蔡凝传》: “黄散之职”,“须人门兼美”。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。二者同为门下省官员,晋朝以后,共掌尚书奏事,故合而简称黄散。《晋书·陈寿传》:“杜预将

  • 保嘉大夫

    金朝太医阶官名。二十五阶之第八阶,秩从五品中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太医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五品中,称保嘉大夫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太子园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子家令寺典仓署属官。

  • 多罗贝勒

    爵名。清朝宗室封爵之第五等,位长子下、固山贝子上。简称贝勒。爵位名。清置,见“贝勒”。

  • 封爵

    (1)分封制时代授予贵族的爵位。有侯、田、男、卫诸称,合称诸侯。诸侯之下有大夫,大夫之执政者称为卿。参见“分封制”。(2)官僚制度形成以后授予官员或贵族的爵位。战国时期,世卿世禄废除,封建性的官僚制度

  • 度支副使

    见“三部副使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三部副使”。

  • 武骑常侍

    官名。西汉置为加官,亦称常侍武骑,皇帝近侍护卫之一,多以郎官为之,车驾游猎,常侍左右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 “用善骑射,杀首虏多,为汉中郎。广从弟蔡亦为郎,皆为武骑常侍,秩八百石。”一说秩六百石。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