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知枢密院事

知枢密院事

官名。五代后晋天福元年(936)始置,主管枢密院政务,以桑维翰为之。北宋初,无定制,与枢密使不并置,神宗熙宁 (1068—1077) 中并置,主持全国军政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罢枢密使,以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长官,正二品,置同知枢密院事为副贰,哲宗元祐 (1086—1094) 初又置签书院事为之贰。南宋高宗绍兴七年 (1137) 罢,改置枢密使,遂为定制。辽朝北面朝官契丹北枢密院置,位北院枢密使、知北院枢密使事下; 南面朝官汉人枢密院亦置,位枢密使、知枢密使事下。西夏枢密院置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 置一员,因枢密使由太子真金兼领,以后常缺,遂为枢密院实际长官,屡有增置,后定置六员,从一品,掌全国军事机密之务; 文宗天历二年 (1329) 岭北行枢密院亦置一员,掌边庭军务。


官名,辽朝置,契丹之官,分北南二院,二院皆有“知枢密院事”,因其掌不同,故分称“知北院枢密事”(即“知枢密北院事”)和“知南院枢密事”。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,凡契丹军马皆属之。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,凡契丹人民皆属之。知枢密院事,位在枢密使之下,佐枢密使掌院事。详各条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用监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见“中尚监”。

  • 奉祠正

    官名。明朝于各王府奉祠所分置,各一人,正八品,掌王府中祭祀、乐舞之事。

  • 伊都额真

    满语官名。雍正元年(1723)改称“伊都章京”。汉译为“班领”。隶侍卫处。有协理事务侍卫班领、侍卫班领、署班领几种。又译作“益都额真”。

  • 舟虞

    官名。管理舟船之官。《吕氏春秋·上农》:“泽非舟虞不敢缘名。”高诱注: “舟虞,主舟官。”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等有此官,掌管舟船。 《国语·鲁语下·诸侯伐秦》:“诸侯伐秦,及泾莫济……叔向退,召舟虞与司

  • 领事

    官名。清末派驻外国的官员。光绪三年(1877)始设。秩五品,奏补。掌领事馆事务,保护华侨。辖二等书记官、二等通译官各一人。外交官名。派驻外国商埠,保护侨商。外国始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市,外国派驻我国始于清

  • 冗官

    官名,汉置,为无固定职事的散职官员。《汉书·申屠嘉传》:“至朝,嘉请诛内史错。上曰:错所穿非真庙垣,乃外堧垣,故冗官居其中,且又我使为之,错无罪。”注:“师古曰:冗谓散辈也,如今之散官。”

  • 牧师苑令

    即“牧师菀令”,菀通苑。见“牧师菀令”条。

  • 长公主

    1、皇帝的姐妹封长公主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,为长公主,共养省中。”注:“师古曰:帝之姊妹则称长公主,仪比诸王。”2、公主之尊者加号长公主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汉制,皇女皆封县公

  • 骑都尉

    官名。秦末汉初为统领骑兵之武职,无员,无固定职掌,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。宣帝时以一人监羽林骑,又以一人领西域都护,秩比二千石,遂成定制。后又有领三辅胡越骑、监河堤事者。因亲近皇帝,多以侍中兼任。东汉名义

  • 武德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宫苑副使、左右骐骥副使、内藏库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清置为散阶称号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武德将军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五品之封赠。三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