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秘书省

秘书省

官署名。晋朝置,《晋书·徐广传》: “(徐广)除秘书郎,典校秘书省。”一说晋朝称秘书寺,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,与尚书、中书、门下、集书并称五省。设秘书监为长官,领著作省,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。其官属有秘书丞、秘书郎、著作郎、著作佐郎、校书郎等。北魏又设秘书令,位在监下,还设有秘书钟律郎; 当时、秘书省长官经常参议制度,因设有“内秘书”,亦称秘书省为外秘书。北齐置监、丞各一员,郎中四员,校书郎十二员,正字四员,又领著作省。隋初加置录事二员,领著作、太史二曹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,增置秘书少监一员,为秘书省次官,减校书郎为十员,改太史局为监。其后又改秘书监、少监为秘书令、少令。又置儒林郎十员,掌明经侍问,唯诏所使;文林郎二十员,掌撰录文史,检讨旧事。此二郎皆炀帝即位前的直司学士增校书郎员四十人,加置楷书郎员二十人,掌抄写御书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,改名兰台,改秘书监为兰台太史,少监为兰台侍郎,秘书丞为兰台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武则天天授(690—692)初,改秘书省为麟台,秘书监、少监、丞为麟台监、少监、丞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以秘书监一员为长官,少监二员为次官(睿宗太极元年(712)增为二员),置秘书丞一员,秘书郎四员,校书郎八员,正字四员,主事一员,令史四员,书令史九员,典书八员,楷书手八十员,亭长六员,掌固八员,熟纸匠、装潢匠各十员,笔匠六员。并领著作、太史二局。后国史、太史分为别曹,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。北宋前期,典籍图书之事皆归秘阁,秘书省仅掌常祭祀祝板,置判省事一员以判秘阁官兼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秘书省始置监、少监、丞各一员,著作郎一员,著作佐郎二员,秘书郎二员,校书郎四员,正字二员。掌古今经籍图书、国史实录、天文历数之事,并领太史局。南宋初不置,高宗绍兴元年(1131)复置。西夏亦置。辽金、元改称“秘书监”。


官署名,南北朝时梁置秘书省,掌管国家的典籍图书,其官有监、丞各一人、郎四人。北齐秘书省,掌管经籍,设监、丞各一人、郎中四人、校书郎十二人、正字四人。隋朝秘书省,除掌典籍外,还领著作、太史二曹。其官有监、丞各一人、郎四人,另有校书郎、正字、录事等官;著作曹置郎、佐郎、校书郎、正字;太史曹置令、丞、司历、监候,还有天文、漏刻等博士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中、下》。唐代秘书省,设监一人,从三品;少监二人,从四品上;丞一人,从五品上。监掌经籍图书等事,领著作局,少监为之贰。秘书郎三人,从六品上;掌四部图籍。校书郎十人,正九品上;正字四人,正九品下;掌好雠典籍,刊正文字。著作局郎二人,从五品上,掌撰碑志、祝文、祭文等,并判局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秘书省》。宋代秘书省,设监、少监、丞各一人,监掌古今经籍图书、国史实录、天文历数之事,少监为之贰,而丞参领之。其属有五:著作郎一人、著作佐郎二人,掌修纂日历;秘书郎二人;掌集贤院、史馆、昭文馆、秘阁图籍,以甲乙丙丁为部,各分其类;校书郎、正字,掌校雠典籍,判正讹谬,各以其职隶于长贰。见《宋史·职官四·秘书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农工商部左参议

    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,简任。职掌辅佐堂官,综核各司事务,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。

  • 猾胥

    狡猾的小官吏。胥,指胥吏;胥吏,办理文书的小官吏。

  • 四十二阶

    金朝把文官自从一品至九品分为四十二阶。从一品,上叫开府仪同三司,中叫仪同三司,中次叫特进,下叫崇进。正二品,上叫金紫光禄大夫,下叫银青荣禄大夫。从二品,上叫光禄大夫,下叫荣禄大夫。正三品,上叫资德大夫

  • 延昌宫使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延昌宫军民之政,延昌宫长官。下设副使、太师、太保、侍中等职。

  • 军器人匠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隶武备寺,掌制造兵器,分设于大同、平阳、保定、真定、上都、辽河、蔚州、宣德、东平、大宁等路,按所统工匠人数定秩,从五品、正从六品不等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
  • 舟楫署令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六年 (632) 始置,员一人,正八品下,为舟楫署长官,掌舟楫、漕运之事。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罢。宋初仅存空名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废。

  • 十样锦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高级官员的十项待遇。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十: “今之中散大夫,即昔之大卿监也,旧说谓之‘十样锦’。受命之初,不俟赦恩,便许封赠父母妻一次,一也; 妻封郡君,二也(今为令人);不隔郊奏荐,三

  • 帐内都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窦泰墓志》:“起家为襄威将军,帐内都将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二一)参见“都将”。

  • 太医司马

    宫廷医官名。晋朝置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咸宁四年(278)“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”。铜印墨绶,地位与太医令相当。参见《宋书·礼志五》。

  • 维那

    僧官名。是汉语与梵语的合称。维即纲,那即梵语羯磨陀那的省称,意即寺院中管理僧务的知事僧,亦有意译为“悦众”者。佛教各寺院皆设,在上坐、寺主之下。见赞宁《大宋僧史略》卷中《杂任职员》。北魏、北齐置。诸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