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端明殿学士

端明殿学士

官名。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(926)置,掌四方书奏,多由翰林学士充任,班在翰林学士之上。北宋初沿置,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(980) 改文明殿学士,后不复除授。仁宗明道二年 (1033)复置,与文明殿学士并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中,自曾孝宽始,或以前任执政为之。初无品级,元丰改制始定为正三品。徽宗政和四年 (1114) 改为延康殿学士,南宋高宗建炎二年 (1128) 复旧名。后签书枢密院者多带此职。与诸殿学士同掌出入侍从,以备顾问。


官名。五代后唐天成元年(公元926年)明宗初即位,每有四方书奏,多令枢密使安重诲进读,不晓文义。于是孔循献议,设端明殿学士,命冯道等为之,位在翰林学士之上。宋初沿置,掌出入侍从,以备顾问。后随殿名改为文明殿学士。明道二年(公元1033年)改承明殿为端明殿,复置端明殿学士,位在翰林学士之下。元丰中,始以前任执政曾孝宽与现任执政王安礼为之。政和四年(公元1114年)改为延康殿学士。南宋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复旧名,其后任签书枢密院事者多兼领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监门率

    东宫武官名。见“左右监门率府”。

  • 请旨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指官缺不入月选,由军机处等衙门请旨而授官之例。运使皆请授,道府亦有请授者。凡请授,由军机处奏请,以俸深道十人、知府十人进单请旨特授; 由吏部奏请,则以在部候补之

  • 部郡掾史

    州吏名。北齐司州置,地位在部郡从事之下,职掌则同。参见“部郡从事”。

  • 太子右司议郎

    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右春坊舍人为右司议郎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大名军器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隶武备寺。秩正七品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总理全营事务翼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神机营之职官。又称“全营翼长”。咸丰十一年(1861)设,三人。以别于所属各处、局之翼长,故名。掌佐管理大臣,督理全营队伍及各处、局、厂、库事。

  • 六将军

    春秋晋国上、中、下三军将、佐的合称。《墨子·非攻中》: “昔者晋有六将军。”

  • 集庆崇禧财用所

    官署名,元朝置。秩从七品,隶隆祥使司,掌大承天护圣寺钱银出纳,设于文宗天历三年(1330)。置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四友

    新莽始建国元年(后9)置。王莽为太子置师、友各四人,秩以大夫。以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,博士李充为奔走,谏大夫赵襄为先后,中郎将廉丹为御诲,是为四友。官名。王莽为太子置四友:以唐林为胥附,李光为奔走,赵襄

  • 勾当公事

    见“干办公事”。官名。亦称勾当官。勾当为主管之意,唐始用为职衔名称。《新唐书·第五琦传》记琦“拜监察御史,勾当江淮租庸使。”宋置勾当公事,孙逢吉《职官分纪》卷三十说:“国朝康定元年(公元1040年)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