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巴
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。隶于噶伦。设七品官十三人,管门、管牛羊场者各三人,管糌粑、管柴、管帐房各二人,管草一人。缺出由达赖喇嘛自行拣选。
西藏官名,其义为“首领”。其职权大小不同。有的权势很大,代喇嘛理事,主持西藏政务,如康熙三十二年,封其第巴为图伯特国王,赐金印。有的管理一个地区,如西康的巴塘第巴、裹塘第巴。有的管理杂事,如司薪第巴、司草第巴、司牛羊第巴、司糌粑第巴、司帐房第巴等。见《嘉庆一统志·西藏建置沿革》、《清会典事例·理藩院设官·西藏官制》。
官名。清朝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。隶于噶伦。设七品官十三人,管门、管牛羊场者各三人,管糌粑、管柴、管帐房各二人,管草一人。缺出由达赖喇嘛自行拣选。
西藏官名,其义为“首领”。其职权大小不同。有的权势很大,代喇嘛理事,主持西藏政务,如康熙三十二年,封其第巴为图伯特国王,赐金印。有的管理一个地区,如西康的巴塘第巴、裹塘第巴。有的管理杂事,如司薪第巴、司草第巴、司牛羊第巴、司糌粑第巴、司帐房第巴等。见《嘉庆一统志·西藏建置沿革》、《清会典事例·理藩院设官·西藏官制》。
官名。即太官丞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为四绥将军之一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,拟四平将军; 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仍拟四平将军。
官名。北齐都官尚书所属有二千石曹,“掌畿外得失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公文术语。即某一机关对其他机关发来公文之统称。清朝各衙署对来文有严格的登记制度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属领左右府。协助左右备身正都督统领左右备身五职、左右备身等,负责宿卫侍从。从五品上。
官署名。晋朝司徒府特设属曹,位在诸曹上。南朝沿置。长官为掾。
官名。即太子少詹事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詹事府为端尹府,少詹事为少尹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詹事府为宫尹府,少詹事为少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
官署名。清朝为皇帝出巡做前导工作之机构。初有其实而无其名。凡皇帝出巡之前,向导官则率所属前往出巡地点,详察路径,通桥梁、平险阻,计途程之远近以奏报。待皇帝出京时作前导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正式设立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隶太医院,掌修制宫廷所用回回药物,治疗宿卫士及在京城孤寒者。置司卿四员,少卿、司丞各二员。下辖大都、上都回回药物院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太医院,秩正三品。掌修制回回药物及和剂,以
府的等级之一。宋制下府在辅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中下六等之下,为第七等。金明两代的府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明制下府为粮十万石以下的府。参见“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