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署丞

署丞

官名。署之次官。秦汉至南北朝作为署令或署长副职之泛称,品秩高低不等。隋唐五代之九寺、少府、将作、都水、长秋诸监、太子三寺下属各署均设,为署之次官。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。隋朝上署丞正九品,中署丞从九品上,下署丞从九品。唐朝上署丞从八品下,中署丞正九品上,下署丞正九品下。明朝光禄寺所属大官、珍馐、良酝、掌醢四署各设四人,从七品,为各署次官,佐长官署正掌署事。鸿胪寺所属司仪、司宾二署各设一人,正九品,为二署之主官,掌署事。又,洪武初,太常寺所属天坛、地坛、朝日坛、夕月坛、先农坛、帝王庙等各祠祭署均设,亦为各署次官。二十四年(1391),改称“祀丞”。清朝光禄寺四署各设二人,为满员,从七品。乐部所属和声署设满、汉各一人,神乐署设左、右署丞各一人。均为署之次官,从八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贵妃

    内命妇名。北周置,为皇帝之妾,与贵妃、德妃合称三夫人,后又改称三妃。

  • 亭吏

    吏名,旧名负弩,后称亭长,或谓亭父,掌乡亭、都亭、县亭的书信邮递及捕盗贼等。后代废亭置驿,亭吏遂改称驿吏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:“亭有亭长,以禁盗贼。”注:“《风俗通》曰:亭吏旧名负弩,改为长,或谓亭

  • 楼烦将

    官名,汉置,掌领楼烦人组成的射击兵。楼烦,汉时的胡族名,以善射著称,故称楼烦将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》。

  • 县君额驸

    见“额驸”。

  • 武猛掾史

    郡分职吏名。西晋置,为武吏之一。设掾与史。武猛掾见《南乡太守郛休碑》,武猛史见《彭祈碑阴》。

  • 南北东西督冶掾

    官名。西晋时以卫尉统诸冶令,置南北东西督冶掾,以督察铁冶之事。东晋省卫尉,诸督冶掾亦废。

  • 监州

    官名。南朝在某州元刺史时,以其他官员监理该州事务,代行刺史职权,称监某州或监某州事,简称监州。地位较正式任命的刺史为低,亦可升任刺史。见《南齐书·陆慧晓传》。后亦为通判的别称。官名。通判的别称。南朝梁

  • 京卫指挥佥事

    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
  • 帝太太后

    帝祖母称帝太太后,又称皇太太后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元傅昭仪》:“孝元傅昭仪,哀帝祖母也。”“成帝崩,哀帝即位。”“其尊恭皇太后(即孝元傅昭仪)为帝太太后,丁后为帝太后。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。”

  • 汴梁稻田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隶崇祥总管府,掌汴梁大承华普庆寺田产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