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虞候

虞候

官名。①掌山泽之利的官员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 “薮之薪蒸,虞候守之”。②北朝魏、齐、周皆置。《北齐书·莫多娄贷文传》:“中兴(531—532)初,除伏波将军、武贲中郎将,虞侯大都督”。“子敬显”,位至领军将军,恒检校虞候事。”③唐朝东宫置左、右虞候,位列诸率,掌斥候伺非。④唐朝方镇皆置,为衙前之职,又称“军候”,并有左、右及马军、步军之分,诸州又有衙前虞候等名目。⑤宋朝禁军诸直、诸都皆置,位将之下,为禁卫官。


官名。1、掌山泽的官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数之薪蒸,虞候守之。”疏:“水希曰薮,则数是少水之泽。立官使之候望,故以虞候为名也。”

2、掌侦察巡逻的官。隋东宫设左右虞候,各置开府一人,掌斥候伺非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左右虞候》。

3、掌不法的官。唐代后期方镇置都虞候、虞候,皆主不法。

4、禁卫官。五代时殿前司、侍卫司置都虞候、虞候,为禁卫官。宋沿其制。

5、侍从官。宋代大官僚雇用的侍从官也称虞候。见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·雇觅人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兼行参军

    官名。晋代设置,见“行参军”。

  • 学部实业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,属学部。掌农工商学校,并审核各省实业,为民兴利诸事项。设郎中一人为主官。司内分设两科:实业教务科,掌农业学堂、工业学堂、商业学堂、实业教员讲习所、实业补习普通学堂、艺徒学堂及各种实业学

  • 同平章国计

    官名。唐朝宰相名号,指三省长官之外他官行宰相事者。《唐会要·名称》: 太宗贞观四年(630)“戴胄除民部尚书,与左右仆射、侍中、中书令同平章国计”。

  • 公职候选人员考试

    亦称候选人员考试,是指国民党政府规定的乡镇民代表会和县参议会参议员的候选人,均须经过考试或检核。《县参议员选举条例》规定:“县公民年满二十五岁,经县参议员候选人试验或检核及格,得被选举为县参议员”;《

  • 司稼寺大夫

    官名。见“司稼寺”。

  • 直隶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刑部所属十八清吏司之一。简称直隶司。乾隆六年(1741),改现审右司设。掌核顺天府、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刑名案件。兼理京畿道御史、顺天府府尹、东西陵、热河都统、围场总管、密云副都统

  • 守光禄大夫

    官名,东汉置,即试用光禄大夫,掌顾问应对,无常事,唯诏令所使。凡诸国嗣之丧,则光禄大夫掌吊。《后汉书·孝顺帝纪》:“丁卯,遣侍中杜乔、光禄大夫周举、守光禄大夫郭遵、冯羡、栾巴、张纲、周栩、刘班等八人分

  • 明使君

    “刺史”的尊称。

  • 盐台

    宋朝诸路提举茶盐公事简称。

  • 典经守舍人

    即“东宫典经守舍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