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语,意为“符验”、“证件”,元朝泛指各种文符证件。
官名。① 清朝神机营军火局及军器库之长官,各设一人。分掌制造军火器械及收发军火器械。②清末新陆军军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营一人,正四品。掌辖全营。协参领充,奏补。
官名。金始置,为文散官,以授从六品下文官。元朝沿置,改文官从五品,宣授。明朝为文官从五品,初授。官名。金朝设此官,文职从六品下称奉训大夫。元代升为从五品。明代为从五品初授之阶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文官九
汉代郡国分部劝农之吏,见“劝农掾”。
参见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唐、宋时期祠部别称。以其为清要之选,且事务较少,故名。
官名。①清朝内务府会计司之主官。额设二人。掌司事。② 清末学部会计司之主官。额设二人。掌理司务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阳平王传》:“拜(拓跋他)使持节、前锋大将军,都督诸军事,北讨蠕蠕,破之。”
杂任职名。唐于左春坊内直局置,员额八人,掌东宫几案、翰墨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太子属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