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镇西将军

镇西将军

官名。① 东汉末置,献帝初平三年(192),以韩遂任之。三国魏时,与镇东、镇南、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将军。多授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,二品。位在征西将军下,一般不与征西将军并置。蜀、吴亦置。晋朝定为三品,如为持节都督,则进为二品。十六国前秦、后秦、后燕、北凉沿置。南朝宋沿晋制。梁、陈时列为八镇将军之一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,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,陈拟二品、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一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二品。北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二品。北周命品不详。麴氏高昌国亦置。②明朝延绥总兵挂印者称镇西将军。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掌帅兵镇守一方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超传》:“初平三年,(韩)遂、(马)腾率众诣长安。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,遣还金城;腾为征西将军,遣屯郿。”三国也置,并与镇东、镇南、镇北三将军合称四镇将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真传》:“文帝即位,以真为镇西将军,假节,都督雍凉州军事。”又《三少帝纪》:“蜀大将姜维寇洮阳,镇西将军邓艾拒之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镇西将军朱琬拒胤。”其后,晋、十六国、南北朝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调繁调简

    任官考核制度。明朝官吏考核后,凡能力与其职事繁简不相当者,于品内互调。其繁简之别,在外税粮十五万石以上之府,七万石以上州,三万石以上县,王府、三司所在地,军马守御,路当驿道、边防冲安供给之处及在京诸司

  • 下吏

    1、较低级的官吏。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寡君使盖备使,吊君之下吏。”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大臣专权,下吏持势,朋党周比以弄其上。”2、郡县长官的下属官吏。《汉书·陈咸传》:“下吏畏之,豪强执服,令行

  • 板行参军

    官名。晋代行参军由本府板除,故又称板行参军,其下又有长兼行参军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说:“晋末以来,参军事、行参军又各有除板。板行参军下则长兼行参军。”

  • 蕃部指挥使

    官名。本五代、宋时党项部落政权首领所受封,统部落兵马。宋太宗雍熙二年(985)李继迁占银州、预署官员时设置。李德明继立相沿,以党项入任之。元昊建国于十二监军司中设此职, 则不分党项与汉人,悉以委任。

  • 直集贤院

    官名。五代南唐置,以朝士充任。北宋太宗淳化元年(990)再置,以朝官充任。仁宗天圣十年(1032),始以特恩加授外官,遂兼为贴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三馆并入秘书省,用为贴职。哲宗绍圣

  • 镇城

    官名。东魏置,负责地方上的军事事务。《周书·李棠传》:“时东魏又遣镇城奚寿兴典兵事,(刺史高)仲密但知民务而已。”南朝梁边境各戍亦置。见《北齐书·文宣纪》。

  • 大驭

    ①《周礼》官名。夏官司马的属官。中大夫爵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王车玉路的驾御。②官署名。西魏、北周置。属夏官府。以大驭中大夫为长官,下役小驭下大夫,辖戎驭下大夫,斋驭下大夫、道驭上士、田驭上士、衔枚中士等

  • 训练官

    官名。宋朝军中教官。神宗熙宁七年(1074),于系将禁兵中置,掌军事训练。哲宗时,某些不系将禁兵亦置,由都监或监押充任。南宋属军职,位在准备将之下。军职名。宋神宗时实行“将兵法”,规定在系将禁兵中设置

  • 提举实录院

    见“国史院”。官名。宋置,为实录院的长官。见“国史院”。

  • 医针助教

    医官名。唐朝置,隶太医署,员一人,从九品下,协助医针博士,以针刺之法教授学生。北宋很少除授,仅存其空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