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陪都

陪都

首都外别建的国都。又称陪京,明代亦称留都。西周时周公建洛阳为东都,是为最早的陪都。此后历代建为陪都的,东汉有长安、宛,三国魏有长安、谯、许昌、邺。东晋与南朝不设陪都。北魏曾以其故都代郡为北京。北齐以并州为立国之地,建国后仍设并省尚书令,有陪都的规制。北周与隋以洛阳为陪都,称为东都。唐先以洛阳为东都河南府,太原府为北都,其后凤翔府建号西京(京师长安原称西京,其时改称中京),均为陪都。五代后唐同光元年(公元923年)以太原府为西京,改魏州为邺都兴唐府(与汉魏北朝的邺不是一地),镇州为北都真定府;同年十一月,罢真定北都之号,改太原府为北京,长安为西京京兆府,与兴唐府并为陪都。后晋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,兴唐府改为广晋府,旋复称为邺都,与北京太原府并为陪都。后汉乾祐元年(公元948年)改广晋府为大名府,与北京太原府、西京河南府并为陪都。后周显德元年(公元954年)罢大名府与太原府都名,以西京洛阳为陪都。北宋以西京河南府、北京大名府、南京应天府为陪都。辽以东京辽阳府、南京析津府(今北京)、中京大定府、西京大同府为陪都。金以东京辽阳府、北京大定府、西京大同府、南京开封府为陪都。元以上都为陪都。明清分别以南京应天府与盛京奉天府为陪都。民国时期,国民党政府原拟以西安为陪都,定名西京。抗战时迁政府于重庆,又以重庆为陪都。战后遂废西京之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净

    西夏职官封号。授与下品官,称为文孝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国。下有长艳、闻正、缘集、福合、德称,智观、养孝、利式、才盛、意教、复全等十一种。

  • 总督漕运总兵官

    官名。明朝负责漕运事务的总兵官。永乐二年(1404)设总兵、副总兵统领海运之事,后罢海运,专督漕运,一人,以公、侯、伯充任,下领协同督运参将一人,把总十二人。

  • 五等侯

    爵名。南朝宋“侯”爵等级之一,不食封。见《宋书·王弘传》。

  • 典器

    官名。隋文帝所置内官六典之一,隶尚食,置三员,视流外二品,掌内宫樽彝器皿。宫中女官名。隋文帝时置,员额三人,为尚食的属官,掌樽彝器皿。

  • 盛京礼部左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礼部办事机构。顺治十五年 (1658) 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皆为满员。掌关领祭祀物品,供祭陵之需用; 并管盛京各庙应用之物及发修工程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裁。

  • 部郡从事史

    官名。南朝宋诸州置。职同部郡从事。参见该条。

  • 典东水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参见“典水”。

  • 守期门仆射

    守期门仆射,即兼任期门仆射。期门即虎贲,期门仆射掌虎贲郎习射。《后汉书·阴识传》:“兴字君陵,光烈皇后母弟也,为人有膂力。建武二年,为黄门侍郎,守期门仆射,典将武骑,从征伐,平定郡国。”

  • 诸行宫副部署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诸行宫都部署院”。

  • 幂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供给祭祀礼器所用巾幂的宦官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幂人,奄一人,女幂十人,奚二十人”,“掌共(供)巾幂。祭祀,以疏布巾幂八尊,以画布幂六彝,凡王巾皆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