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黄门

黄门

① 官署名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 “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。”颜师古注:“黄门之署,职任亲近,以供天子,百物在焉。”汉、魏、两晋、南朝、北魏皆置。参见“黄门令”。②唐朝官署名。玄宗开元元年(713)改门下省为黄门省,五年复旧。参见“门下省”。③黄门侍郎、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。④指宦官。汉朝宫中有小黄门、中黄门、黄门令等宦官,魏、晋或径称黄门。后遂成为对宦官的泛称。宋朝宦者初补内侍称小黄门,迁补则为内侍黄门。


1、官署名。汉朝设黄门官,给事于黄门之内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黄龙二年:“诏罢黄门乘舆狗马”注:“黄门,近署也,故亲幸之物属焉。”晋以后始建为门下省,唐开元中曾一度改为黄门省。

2、凡指黄门官。后汉少府属官有黄门侍郎,掌侍从左右,给事中,关通中外;小黄门,掌侍左右,受尚书奏事;黄门令,掌省中诸宦者;中黄门冗从仆射,掌中黄门冗从;中黄门,掌给事禁中等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附子豹》:“举孝廉,拜尚书郎,忠勤不懈。每奏事未报,常俯伏省閤,或从昏至明。肃宗闻而嘉之,使黄门持被复豹,敕令勿惊,由是数加赏赐。”

3、宦者的别称。东汉给事内廷的黄门令、中黄门、小黄门、黄门署长等,都由宦者担任,后来便称宦者为黄门。三国魏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若吾多病困,欲离事自全,以保余年,此真所乞耳,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?”参看《后汉书·百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苑使

    官名。即“内园使”。

  • 整舆匠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修理舆轿。员额四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典翰局

    官署名。明初太子东宫六局之一。洪武二年(1379)始置,设局郎一人,丞一人,以宦官担任,掌司文翰。二十八年罢。

  • 仪曹郎中

    官名。西晋南北朝与仪曹郎互称,为尚书省仪曹长官。参见“仪曹郎”。官名。北齐殿中尚书所属有仪曹,“掌吉凶礼制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太子庶子

    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隶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。值宿东宫,职比郎官,无员额。别有“太子中庶子”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其上。三国因之,魏五品。两晋员四人,或隶太子詹事,或隶太子二傅,五品。为

  • 灵芝园监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七品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七品,掌灵芝园。

  • 庶务长

    见“庶务提调”。

  • 典令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掌王命政令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 “今王之国有柱国、令尹、司马、典令,其任官置吏,必曰廉洁胜任。”鲍彪注: “皆楚官。”官名。战国时楚国设置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史疾谓楚王曰:‘今王

  • 司关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司门下大夫司关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一等书记官

    官名。①清末外务部之职官,为出使大臣之属官。光绪二年(1876) 始设书记官,后分为一等、二等,一等从五品。三十二年定制,每使馆设一名,奏补。掌使馆文牍。②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 (1904) 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