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岁数收法
一种多熟种植方法。清杨屾在《修齐直指》中提出,在多施肥的基础上,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,以取得“一岁数收”与“二年十三料”的方法。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、小蓝,再套种粮食作物粟、麦等,可以“一岁三收”。后者是以蒜、菠菜、白萝卜、小蓝、粟、麦等间作套种,“周而复始,二年可收十三料”。这是在人多地少情况下,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办法。
一种多熟种植方法。清杨屾在《修齐直指》中提出,在多施肥的基础上,利用间套复种等技术,以取得“一岁数收”与“二年十三料”的方法。前者先种染料作物大蓝、小蓝,再套种粮食作物粟、麦等,可以“一岁三收”。后者是以蒜、菠菜、白萝卜、小蓝、粟、麦等间作套种,“周而复始,二年可收十三料”。这是在人多地少情况下,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采取的一种有效办法。
官名。汉代泛指列卿下属诸署长官,秩位低于署令。如西汉少府属官有诸仆射、署长,东汉少府官有黄门署长、画室署长、玉堂署长等,皆四百石,黄绶。清末典礼院置。宣统三年(1911),改礼部为典礼院,置礼制、祠祭
家畜饲养法。见于北魏《齐民要术》。“三刍”即“恶刍”、“中刍”和“善刍”。善饲者先粗后精,“饥时予恶刍,饱时予善刍,引之令食。食常饱,则无不肥”。
辽太宗置。治双城(今铁岭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法库县东南和铁岭县西部地。属东京道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并入沈州。
书名。又名《溯洄集》。元末明初王履撰。一卷。成书于明洪武元年(1368)。全书收作者医学论文二十三篇,包括对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的研究以及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,尤以对伤寒与温病的辨析有独特见解。书中对《
知县之尊称。
西汉泰山巨平(今山东泰安西南)人,字仲卿。少以文学为官。稍迁至谏大夫,敢直言。元帝初,擢为左曹中郎将,与御史中丞陈咸劾奏中书令石显,遂被陷害免官。成帝时任司隶校尉,为大臣贵戚所敬惮。后任京兆尹,指斥大
书名。明崇祯时题奏汇编。八卷。书名及传抄均出自清人之手,系整理后属应存者。卷帙浩繁,仅崇祯六年(1633)正月奏疏,已达十六册。原北京大学研究院整理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并影印,商务印书馆出版。
由钢铁材料锻打、焊接而制作成的工艺品。据清《嘉庆芜湖县志》记载,乃芜湖汤天池于康熙时所创。乾隆时,安徽建德(今贵池)铁工梁应达亦善作铁画,可为山水、竹石、败荷、衰柳,亦可为蜩塘、郭索。构图具有中国传统
穿孔工具。《物原》:“般(鲁班)作铇钻。”由锥发展而来。商代早期就见有金属钻,分圆柱形和菱形两种。菱形钻的用法可能是把它缚在木棒的下端,用一块凹石或木顶住木棒上部,然后用一弓状物拉动,与今之牵钻同。汉
1813—1882清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,字刚木,号谢城,又号薪甫。喜好历史和天文历算之学。著《二十四史日月考》五十卷,将历书中的历法部分,各依当时行用的方法推算,得其朔闰及二十四节气,并附有《古今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