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族
即“士族”。
即“士族”。
即沙碛地。初指无用之田或低产田。唐时高昌(今新疆吐鲁番东南)石田,指以徙石和运土方式改造的低产沙碛田。
?—452北魏人。太武帝时宦官。官至中常侍,封秦郡公。性险暴,太子晃恶之。他于帝前构太子所宠给事中仇尼道盛罪,杀之,太子亦以忧卒。后帝常思念太子,惧诛,遂又杀帝,迎立南安王余,又杀秦王翰,自任大将军、
秦国宫名。周孝王时,非子始封于秦,筑秦川宫,地在今甘肃清水西,本名秦亭,秦始封处。秦王政 即“秦始皇”。
方镇名。又名恒冀、镇冀。唐河朔三镇之一。宝应元年(762)为收抚安史余部而设。建中时废,兴元初复置,治恒州(今河北正定)。辖境屡变,久领恒、冀、深、赵四州。约当今河北武强、阜城、枣强以西,平山、井陉、
即“冉伯牛”。
738—805唐郑州荥泽(今河南郑州西北)人,字元伯。少孤贫,耕作养母。大历时,以讽谏主文科高第,授大理评事,累迁侍御史、刑部员外郎。贞元时,官吏部侍郎。改河南尹,清静惠下,不尚刻剥,军需非诏取者,不
即“朱㮵”。
为佛教“四生说”之一。其义盖指虫类发生于湿气。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:“云何湿生?谓有情类生从湿气,是名湿生,如虫、飞蛾、蚊、蚰蜒等。”中国汉代学者王充更明确指出:“然夫虫之生也,必依温湿;温湿之气,常在
清代八旗炮兵之别称。满洲、蒙古每佐领下一人,隶于内火器营;汉军每旗四十人,设炮营一,附于骁骑营。
1871—1908即爱新觉罗·载湉。清代皇帝。1875—1908年在位。醇亲王奕譞之子。四岁继位,年号光绪。光绪十三年(1887)亲政。十五年,慈禧太后结束训政,然仍控制大权。深悉时局艰难,欲有所作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