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琳
唐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。少孤贫,志学,以文词称。天宝进士。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辟为掌书记,累迁怀州刺史。建中初,擢御史大夫、同平章事。以年迈无相才,仅八十余日而罢,转工部尚书。四年(783),朱泚为乱,削发为僧,被挟为吏部尚书。次年乱平,为德宗所杀,年七十余。
唐并州太原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。少孤贫,志学,以文词称。天宝进士。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辟为掌书记,累迁怀州刺史。建中初,擢御史大夫、同平章事。以年迈无相才,仅八十余日而罢,转工部尚书。四年(783),朱泚为乱,削发为僧,被挟为吏部尚书。次年乱平,为德宗所杀,年七十余。
古代刑法名。即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陈尸街头示众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刑人于市,与众弃之。”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秦昭王五十二年(前255),河东守王稽因与诸侯通,“弃市。”《汉书·景帝纪》颜师古注:“弃市,
宋代下等役职名。掌看守粮仓,领保管及出纳等事务。或差下户充,或招募。
隋末萧铣年号(617—621)。或作凤鸣。凡五年。
辽开泰二年(1013)置。治今辽宁建平县东。属大定府。金因之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废,后复置,属大宁路。明初废。
司空的尊称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天子三公,一曰司徒公,二曰司马公,三曰司空公。”
道教派别。南朝陶弘景创立,因筑馆于茅山(在今江苏句容东南),尊茅盈为祖师,故称。该派宗《上清经》、《灵宝经》、《三皇经》,以符咒驱神逐鬼,兼修辟谷导引及炼丹术。隋唐王远知、潘师正、司马承祯等先后来此修
①儒家伦理思想。指情感之抒发符合“中道”,不偏不倚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”朱熹注:“喜怒哀乐,情也。其未发,则性也”、“以性情言之,则曰中和”。认为“致中和,天地
又名丁。合于承担赋役之人,年龄因时而异。如北魏行均田制时规定男年十五至七十为丁,晚期则以年十八为丁。北齐时改年十八以上,六十五以下为丁。西魏、北周时则以年十八至六十四为丁。详见“丁”。
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。即于录取正式名额之外,另外录取若干附加名额。元代乡试始有此制。《元史·选举志》:“增取乡试备榜,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。”明、清称“副榜”。参见“副榜”。
书名。又名《中兴会要》。南宋梁克家等撰。二百卷。自乾道六年(1170)奉诏续修,凡三年,书成。记事起建炎元年(1127),止绍兴三十二年(1162)。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