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九经

九经

①九部儒家经典。历代文献所指不完全相同。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指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三礼》(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)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。《初学记·经典》指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三礼》、《春秋三传》(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)。宋刻巾箱本《九经》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明郝敬《九经解》为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三礼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清朱彝尊《经义考·通说》指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清惠栋《九经古义》指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三礼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。②儒家所谓治天下的九条原则。《中庸》:“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曰:修身也,尊贤也,亲亲也,敬大臣也,体群臣也,子庶民也,来百工也,柔远人也,怀诸侯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姓

    南北朝时士族按地域分为侨姓、吴姓、郡姓和虏姓,一郡之大姓望族谓郡姓。山东郡姓,以王(属太原),崔(属清河、博陵),卢(属范阳),李(属赵郡),郑(属荥阳)为大;关中郡姓,以韦、杜(均属京兆),裴、柳、

  • 马援铜马法

    东汉马援制定的标准马式。两汉时相马术大为发展,出现了马式。西汉武帝时,有“善相马者东门京,铸作铜马法献之”。东汉马援又综合各家相法之长铸成铜马于洛阳宫中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说,东汉时善相者有西河子舆、

  • 格式司

    官署名。唐始置,为吏部下属机构。掌检勘官资档案。设郎中掌司事。五代沿置,初掌勘验、出给敕甲告身,后改掌据户数定州府等第。宋亦置,仍属吏部。设判格式司事一员。主管调查州县户口数而升降地望,参定官员料钱,

  • 大都太仓

    官署名。元代置,掌内府米豆酒药等物。初设于世祖至元五年(1268),受制国用使司管辖。十二年,改隶宣徽院。二十五年,定秩为正六品。置提举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
  • 斗六门

    地名。一作斗六。即今台湾云林县驻地斗六镇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移新港巡检司驻此。

  • 通榜

    科举考试用语。唐代科举考试前,朝中官员可关通主试官,推荐举子使登第,谓之通榜。

  • 安阳水

    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,径今河北固安、永清二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,北伐契丹,世宗遣将刘重进据固安,“上自至安阳水,命作桥”,谋取幽州,会有疾而还。

  • 小功

    古代丧服名。五服之一。其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。服期为五个月。凡本宗曾祖父母、伯叔祖父母、堂伯叔父母,未出嫁祖姑、堂姑、已嫁堂姊妹、兄弟妻、从堂兄弟、未出嫁从堂姊妹,又外祖父母、母舅、母姨等丧,皆穿此服。

  • 巡政

    清代巡检之别称。

  • 桃花潭

    唐诗人李白《赠汪伦》诗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其地在今安徽泾县西南;一说在今宿松县西二里上河口(乾隆《江南通志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