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仲
即“庆父”。
即“庆父”。
亦作公输般、公输盘、公输子。战国时鲁国人,故又称鲁班。为善于制造新器械之能工巧匠,与墨翟同时。曾为楚王作舟战之器钩拒及攻城之具云梯,用以攻宋。墨翟步行赶至楚说服之,并劝止楚王攻宋。又传曾发明撞车、车弩
又称春夏榜。明初处理南北地区科举名额的事件。洪武三十年(1397)春,考试官刘三吾、白信蹈取宋琮等五十一人(一说五十二人),皆南士。三月,廷试擢陈䢿为第一。北方诸生谓三吾私其乡人。朱元璋
见“细奴逻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高都县为丹川县。以县东丹水为名。治今山西晋城市东北高都镇。大业初为长平郡治。唐初属盖州。武德九年(626)省入晋城县。天祐二年(905)又改晋城县为丹川县,治今晋城市。为泽州治
明清对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的合称。因其均有监察稽核,建言朝政,纠弹百官之责,故亦统称为“言官”。明代六科与都察院分别独立,通称“两衙门”,至清雍正以后六科并入都察院,台、垣于是合一。
清代在盛京辖地分给八旗官兵之牧马场地。顺治五年(1648)题准:以奉天中前所、前屯卫、中后所三处土地,令八旗均分为牧厂。自东往西依次拨给两黄、两白、两红、两蓝旗。官地,禁买卖、盗耕。康熙十六年(167
官制用语。唐宋考察选人的标准。即身材相貌、言词谈吐、书写文字、撰写判词。唐制,身须体貌丰伟,言须言辞辩正,书须楷法遒美,判须文理优长。先集而试之,观其书、判,吏部侍郎出题,试判两道,定等第以收其俊乂。
唐武德三年(620)于延州丰林县(今陕西延安市东北)境置。六年移治延川县(今县)界,七年又移治魏平废城(子长县东南)。贞观二年(628)移治上县(天宝改龙泉县,今绥德县),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吴堡、清
三国时广阳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人。少没乌桓、鲜卑中,为部族人信重。幽州牧刘虞从事鲜于辅等推为乌桓司马,使率胡汉数万大破公孙瓒部将邹丹。旋杀乌桓校尉邢举自代,袁绍宠慰之,使安北边。建安五年(200)遣使
唐宋礼部试(省试),金、元、明清会试之别称。因在春季举行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