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西八卫
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,即哈密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罕东左卫、沙州卫。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,故又称关西七卫。其分布地区,西与吐鲁番接,东至嘉峪关,北起巴里坤、马鬃山,西南至今且末、若羌,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。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,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,有蒙古、撒里维吾尔、维吾尔、藏族等。明政府以哈密、安定两卫首领为王,其余皆授都督、指挥等职,并给以金牌,准其每岁以马易茶。除哈密外,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。正统以后,各卫逐渐废弃。
明代设置在嘉峪关以西的八个卫所,即哈密卫、赤斤蒙古卫、安定卫、曲先卫、阿端卫、罕东卫、罕东左卫、沙州卫。因沙州卫与罕东左卫相继设于同一地区,故又称关西七卫。其分布地区,西与吐鲁番接,东至嘉峪关,北起巴里坤、马鬃山,西南至今且末、若羌,南至青藏交界之昆仑山。各卫统治者多为蒙古族,所属部落的民族成份复杂,有蒙古、撒里维吾尔、维吾尔、藏族等。明政府以哈密、安定两卫首领为王,其余皆授都督、指挥等职,并给以金牌,准其每岁以马易茶。除哈密外,其余各卫以游牧为主。正统以后,各卫逐渐废弃。
官署名。辽代为南面官,会同元年(938),皇都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)更名上京,置留守司,统领上京军民政事,治临潢府。置留守行临潢府尹事、副留守、判官、推官等职。金于天眷元年(1138)在会宁府设
古部落名。又作斯结。铁勒之一部。游牧于土拉河北,始属突厥,后属薛延陀。贞观二十年(646),唐灭薛延陀,次年,以其地为卢山都督府,隶于燕然都护府。
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分汉中郡置。治西城县(今安康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。属荆州。三国魏文帝改名魏兴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金州为西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又改为金州。
书名。近人胡思敬(退庐居士)撰。四卷。戊戌变法前后,胡氏官京师,后据闻见纂为此编。卷一为《政变月纪》,起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正月,迄八月,逐月记变法经过,上谕、奏疏多摘要录入。卷二为《康有为构乱始
一作佛古伦。传说为仙女,与二姊自天而降,于长白山东北(一说黑龙江北岸)布库里山下布尔瑚里池沐浴,因吞下神鹊所衔朱果而生清始祖布库里雍顺。
回鹘古城。即回鹘建牙地(政治中心)。见于《辽史·地理志》者有三:(1)云内州“有古可敦城”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阴山北麓。(2)镇州“本古可敦城”。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东。(3)“河董城,本回鹘
即“观音”。
官署名。唐代置。掌东宫千牛、备身侍奉之事,主其兵仗。设率、副率为长贰,下设长史等属官。龙朔二年(662)改名为左、右奉裕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称;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又改,神龙元年(705)再
逢又作蓬、,蒙又作门、须,又称逢蒙子、逢门子。相传为夏代之善射者,曾学射技于后羿。太康失位,后羿取代夏政,为后羿家臣,寒浞使之杀后羿。一说向后羿学射技成,知天下唯后羿技
战国魏置。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北黄河西岸。因地近临晋(今朝邑镇西南)得名。又名蒲坂关,简称蒲关。扼蒲津渡口,历代倚为秦、晋间重险。汉王二年(前205)刘邦既定关中,由此渡河,降魏王豹,下河内。汉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