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道场
皇宫内供佛弘法处所。隋大业九年(613),炀帝改天下佛寺名为道场。又在扬州造慧日道场。宫中供佛,遂有内道场之称。唐武则天时,长安、洛阳宫中皆置内道场。
皇宫内供佛弘法处所。隋大业九年(613),炀帝改天下佛寺名为道场。又在扬州造慧日道场。宫中供佛,遂有内道场之称。唐武则天时,长安、洛阳宫中皆置内道场。
清代税收之一。系地方政府对采煤、贩煤所征之税。属杂税之一。采煤每窑岁纳税银六十两,贩煤税则为每驮纳税钱三十文。
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所云“西海”,其确实海域不详。后世地理知识渐广,被称为“西海”的渐多,都因远在中国西部或以西而得名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于窴之西,则水皆西流,注西海。”所指非今咸海即里海。《汉书·
?—413十六国时南安赤亭(今甘肃陇西西)人,字子章。羌族。后秦国君姚兴弟。初为司隶校尉,后都督安定、岭北二镇事,官至太尉。
书名。元权衡撰。二卷。是书记述元顺帝在位三十六年间史事,因顺帝生于庚申年(1320),时称庚申帝,故名。别名《庚申帝史外见闻录》。著成于明洪武初年,其中有关元廷宫闱轶事,多为他书所不载;对元末农民起义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属太禧宗禋院,掌大承华普庆寺财产。至大元年(1308),立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,二年改延禧监,寻改崇祥监。四年升崇祥院。泰定四年(1327),复改为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。天历元年(132
即峡路。因在三峡以西得名。
①在今江苏江阴市城北。相传以春申君得名。因俯临大江,一名瞰江山。南宋曾设营寨于山麓,为战守要地。②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。一名“军山”。相传三国时邓艾在此屯军筑堰溉田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(4
元人。大德八年(1304),以御史中丞、太仆卿改任中书右丞。十一年武宗即位,任御史大夫。遥授左丞相,进右丞相。奉命自上都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)还京师治安西王党。七月,实任左丞相。至大元年(1308),升
清云南等地铜矿厂矿工。因其背矿出硐,又称背荒。大厂七八万人,小厂亦万余人。其受雇于*锅头,按月计酬者称*月活。采取分成制工资者称*亲身兄弟。
春秋末鲁国人,名欬,一作欣,字子声。孔子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