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德司
官署名。西夏始设,掌管佛教事务。有僧众功德司、护法功德司、出家功德司,设正使、副使为正副长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又称功德使司、都功德使司。秩从二品,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及吐蕃军民等事,并经管内廷作佛事。设功德使及同知为正、副长官。三十一年罢。大德七年(1303)复立。天历二年(1329)再罢,以所掌事归宣政院。至顺三年(1332)复立。顺帝至元元年(1335)罢。
官署名。西夏始设,掌管佛教事务。有僧众功德司、护法功德司、出家功德司,设正使、副使为正副长官。元世祖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又称功德使司、都功德使司。秩从二品,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及吐蕃军民等事,并经管内廷作佛事。设功德使及同知为正、副长官。三十一年罢。大德七年(1303)复立。天历二年(1329)再罢,以所掌事归宣政院。至顺三年(1332)复立。顺帝至元元年(1335)罢。
书体名。隶书的草写,即早期的草书。始于西汉而流行于东汉。汉明帝命北海敬王睦作草书尺牍,即此。其特点为保留隶书笔画形迹,减省形体,简化轮廓,改变笔法,以就简捷。笔画可分,字不连写,波磔挑架仍存隶意。后人
1458—1472明宗室。英宗第八子。成化二年(1466)封忻王。未及就藩而卒,谥穆。无子,封国除。
即“龙树眼论”。
?—1647清满洲正白旗人,佟佳氏。大臣扈尔汉第四子。初授牛录章京。崇德二年(1637)以攻明皮岛功,赐号巴图鲁,寻擢固山额真。顺治元年(1644)入关后,屡立军功,晋封三等子。旋死。
①古代的五种兵车。《周礼·春官·车仆》:“掌戎路之萃,广车之萃,阙车之萃,苹车之萃,轻车之萃。”郑玄注:此五者皆兵车,所谓五戎也。戎路,王在军所乘也;广车,横陈之车也;阙车,所用补阙之车也;苹犹屏也,
在今安徽铜陵、繁昌、无为间长江中。鹊头为铜陵北鹊头山,鹊尾为繁昌东北三山。为江流险要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)陶亮屯军鹊洲,刘胡屯军鹊尾,即此。
元代征收赋税时,部分人户拖欠未交,官吏向其他人户预借补足,称闭纳。
元嘉兴渭塘(今浙江嘉善)人,一名玉华。天历、至正间以雕刻金银器著称。所雕人物、动物,形象生动,神态可掬,技艺精湛,为时人所重。有“昭君出塞”、“达摩银像”等名作。
篇名。北宋程颢撰。系答张载之书信。见《明道文集》卷二。认为“定性”乃是个人“无将迎、无内外”,达到主观与万物一体之境界;谓“性之无内外”,故“动亦定,静亦定”,无动与静之区别。指出张载“定性未能不动,
唐琰州境内僚人。琰州为贞观四年(630)所置。约在今贵州安顺、镇宁、关岭等市、县。永徽元年(650),州内僚人反,黔州都督李孟尝等入洞招降,被僚首处死。开元中,其众归附,唐以首领谢氏为刺史,隶黔州都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