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允
清末蒙古镶蓝旗人,字吉甫。举人出身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后历任山西按察使、江西巡抚、察哈尔都统等职。三十一年任陕甘总督。宣统元年(1909)以反对立宪被革职。武昌起义后复被起用为署理陕西巡抚,与民军激战,至清帝逊位后始被迫西退。民初曾纠合旧部,多次策动勤王复辟活动。
清末蒙古镶蓝旗人,字吉甫。举人出身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后历任山西按察使、江西巡抚、察哈尔都统等职。三十一年任陕甘总督。宣统元年(1909)以反对立宪被革职。武昌起义后复被起用为署理陕西巡抚,与民军激战,至清帝逊位后始被迫西退。民初曾纠合旧部,多次策动勤王复辟活动。
葬具名。棺木之外以黄肠紧密累叠而成的椁。黄肠即柏木之心,其色黄而质地致密,亦称“刚柏”。题凑谓以木条木块累叠互嵌,其端皆内向聚合,椁上成屋之四阿状,为汉代皇帝及诸侯王特用葬具。然个别权贵如霍光、董贤亦
历(歷)书名。章节体世界通史。清末作新社编译。三卷。分古代、中世、近世三期,叙十九世纪前世界各国历史。记事简扼,注重各时代民智程度、地理物产、工商业、道德风俗、宗教美术、政治变迁及伟人业绩考察,旨在明
官署名。唐贞观元年(627)置,垂拱元年(685)改名掌冶署。
宋代叙封与赠官合称。宋制,三公、宰执、节度使叙赠三代,金紫光禄大夫、银青光禄大夫叙赠两代,余官叙赠一代。
官署名。元代枢密院所属京城侍卫军组织。仁宗皇庆元年(1312)升隆镇万户府为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,秩正三品。统钦察、阿速、唐兀、贵赤、哈刺鲁军及汉军,屯驻居庸关南、北口及太和岭等地东西之间险隘四十三处
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、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,即此。鸣条之战 商汤灭夏之战役。夏朝末年,夏王桀生性暴虐,嗜酒好声色
官名。北齐置。掌东宫阁内侍卫,员二人,属太子门下坊斋帅局。
官名。明代派出总镇一方的武臣,均为总兵官或副总兵,称镇守某处总兵官或副总兵官。
元代编纂的汉、蒙古语词对照词书,收于《事林广记》续集卷八。顺帝至元六年(1340)刊本题《至元译语》。书分天文、地理、人事、君官、鞍马、车器、五谷、饮食、身体、衣服、器物、文字、珍宝、飞禽、走兽、虫鱼
本广州方言,用以称结伙行乞的外省流民。孙中山青年时代常与陈少白、尢列、杨鹤龄等聚谈反满,倡言无忌,被时人谑称“四大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