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称西陵。清皇室陵墓群之一。在今河北易县城西梁各庄以西。清初先建陵于直隶(今河北)遵化县,雍正八年(1730)又选定易县永宁山下太平峪为陵址,次年兴建泰陵。乾隆时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,相间在东西二陵分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吐谷浑传》:孝文帝“拜伏连筹使持节、都督西垂诸军事、征西将军、领护西戎中郎将、西海郡开国公、吐谷浑王,麾旗章绶之饰皆备给之。”
古族名。最早见于甲骨卜辞。殷周时又称羌方,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,部分与周族杂居,结为婚姻集团,曾助周伐商。秦逐诸戎,被迫西迁。秦厉公时秦奴无弋爰剑逃入“河湟间”,教诸羌人耕牧,部落始盛。其俗所居无常,
书名。元危亦林撰。十九卷。成书于至元三年(1337)。至正五年(1345)刊行。以元代医学十三科分类顺序编撰而成,包括大方脉杂病科、小方脉科、产科、妇人杂病科、口齿咽喉科、正骨金镞科、疮肿科等。尤其正
①西汉置。治今甘肃泾川县北。属安定郡。东汉废。北魏复置。为泾州及安定郡治。唐至德二载(757)改为保定县。②金大定七年(1167)以定安县改名。治今甘肃宁县。为宁州治。元至元七年(1270)废入州。③
在今江苏姜堰市。南濒运河。《宋史·河渠志·东南诸水下》:南宋绍兴四年(1134),金兵侵淮南,诏毁泰州姜堰等,务使不通敌船。
故址在今山东安丘市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北海国安丘“有渠丘亭”。
北宋初李顺农民起义军年号(994)。
又作钱铺、钱店、银号。钱庄之名始见于明末。入清以后发展较快。华北、华南多称银号,长江流域及上海多称钱庄。又规模较大者称银号,小者称钱庄,多为两种名称并存。主要从事银钱兑换,进而经营放款业务,有的还发行
即雁门山。山名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北陵西隃,雁门是也。”《史记·赵世家》作“先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