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绾
?—前131
西汉代郡大陵(今山西文水东北)人。文帝时以戏车为郎,迁中郎将。景帝时为河间王太傅,以击吴楚七国叛乱有功,任中尉,封建陵侯。后历任太子太傅、御史大夫、丞相。武帝初即位,诏百官举贤良方正,乃奏称:“所举贤良,或治申、商、韩非、苏秦、张仪之言,乱国政,请皆罢。”为武帝所采纳。后因失职,坐法免。
西汉代郡大陵(今山西文水东北)人。文帝时以戏车为郎,迁中郎将。景帝时为河间王太傅,以击吴楚七国叛乱有功,任中尉,封建陵侯。后历任太子太傅、御史大夫、丞相。武帝初即位,诏百官举贤良方正,乃奏称:“所举贤良,或治申、商、韩非、苏秦、张仪之言,乱国政,请皆罢。”为武帝所采纳。后因失职,坐法免。
宋隆兴丰城(今属江西)人,字正平。从临川李德远、刘淳叟游。性至孝。为钦州推官,以廉洁称。尝言《春秋》一经,其说蔓衍,皆传注害之。作《尊经辨》及《春秋本末》。晚从朱熹学,被熹称为“老友”。
元末明初人。元末进士。洪武中以文学举为广信知府,后坐事谪戍兴州。宣宗即位,召至京,年逾八十,陈币法、军政、教育等八事,力主专治内务勿勤远略,授儒学训导。
在今河南信阳市东北。《金史·完颜赛不传》:兴定元年(1217),与宋战于信阳,生擒统制周光。“又遇宋人于陇山、七里山等处,斩获甚众”,即此。
书名。撰人不详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诏修。今未见传本。
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巨野县南。《春秋》桓公七年(前705):“焚咸丘”,即此。
以郦道元及其所著《水经注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临颍县东。属汝南郡。西晋废。隋大业初改陶城县复置,唐贞观初废。
见“奇干”。
地名。即今陕西洋县东龙亭山。三国魏太和四年(230),曹真、司马懿等分道攻汉中,蜀汉诸葛亮据守于此。
武阶官名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)由内殿承制改名,为武臣第四十三阶。后又改名训武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