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身成佛
佛教名词。指不经累世修行,现世即可成佛。密宗认为,一切众生之身心,均为“大日如来”(即“法身佛”)所派生,故宣称“身”即“佛体”;“心”即“佛智”,但“凡愚”为“烦恼”所掩,而不能“自觉”,只要口诵真言(念咒),手作印契(作各种手式),心观佛尊,毋须等待来世,即身(依父母所生之体)就可成佛,亦称“现身成佛”。日僧空海著有《即身成佛义》一卷。
佛教名词。指不经累世修行,现世即可成佛。密宗认为,一切众生之身心,均为“大日如来”(即“法身佛”)所派生,故宣称“身”即“佛体”;“心”即“佛智”,但“凡愚”为“烦恼”所掩,而不能“自觉”,只要口诵真言(念咒),手作印契(作各种手式),心观佛尊,毋须等待来世,即身(依父母所生之体)就可成佛,亦称“现身成佛”。日僧空海著有《即身成佛义》一卷。
①(1028—1074)北宋抚州临川(今属江西)人,字平甫。王安石弟。幼敏悟,以文章称于世,然屡举进士不第。熙宁元年(1068),韩绛等荐其才行,赐进士及第,除西京国子监教授,未几授崇文院校书,改著作
唐懿宗时,采国子祭酒刘允章建议,群臣出资修建学校,称光学钱。宰相纳五万,节度使四万,刺史一万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光山县西。属江夏郡。三国魏属弋阳郡。西晋元康初为西阳国治。永嘉以后移治今湖北黄冈市东。为西阳郡治。北齐又为巴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一译罗禅。俄国(Руссия)中文译名之一。清初文献称从西伯利亚来的俄国人为“罗刹”或“罗禅”,乃系对骚扰黑龙江地区的哥萨克之蔑称,以区别于从莫斯科来的俄国人。后者被称为鄂罗斯,用以尊重沙皇的使节。
即“参谋”。
明景泰三年(1452)分南海、新会二县置。治今广东顺德市。明清属广州府。有甘竹商埠,光绪二十三年(1897)《中英缅甸条约》开。
书名。明祝允明撰。一卷。取材于街谈巷议,内容多不可信。有正德、嘉靖间刻本,自序作于正德六年(1511)。
传说中上古黄帝时人。擅长医马,通过识别马的形气,便知生死,对症下药。被誉为兽医始祖。
一作兀哈笃汗。即“元顺帝”。
618—652唐太宗第四子,长孙皇后所生。字惠褒,小字青雀。武德三年(620),封宜都王。徙卫、越、魏王。好士,善文辞,有美誉。太宗特加宠异,为开文学馆,月给服膳,过于皇太子。贞观十七年(643)因图